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

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朗读

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提携竹径不似高峰
相关诗文:

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译文及注释

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

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中文译文:
在寒冷的白云中,法侣自行提携。
竹径通向城下,松门隔着水向西。
我正与你一同前往沃洲,不像那些迷失在武陵的人。
仿佛我才知道这个地方,高峰就是会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皇甫曾寄给净虚上人(一作刘长聊)的,表达了皇甫曾对净虚上人的赞美和对云门的向往之情。

诗的前两句“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描绘了净虚上人仙风道骨,如白云一般清净高远的形象,以及他自己修行的决心和信心。法侣是指净虚上人,自提携表示他们一同前往云门。

接下来的两句“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描绘了云门的景色。竹径通向城下,表明云门所在的地方离城市并不远,但是松门却隔着水面,表示云门所在地的静谧和隐秘。

最后两句“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表达了皇甫曾对云门的向往和对净虚上人的敬仰。他们一同前往沃洲,与迷失在武陵的人不同,仿佛他才真正了解了云门的地方,高峰就像是会稽一样美丽和神秘。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净虚上人和云门的景色,表达了皇甫曾对净虚上人和云门的崇敬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也给人以清新、高远的感觉,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道家思想的追求。

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读音参考

jì jìng xū shàng rén chū zhì yún mén yī zuò liú zhǎng liáo shī
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

hán zōng bái yún lǐ, fǎ lǚ zì tí xié.
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
zhú jìng tōng chéng xià, sōng mén gé shuǐ xī.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fāng tóng wò zhōu qù, bù shì wǔ líng mí.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fǎng fú fāng zhī chù, gāo fēng shì kuài jī.
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皇甫曾诗文推荐

禁省夜沉沉,春风雪满林。沧洲归客梦,青琐近臣心。挥翰宣鸣玉,承恩在赐金。建章寒漏起,更助掖垣深。

安康地理接商於,帝命专城总赋舆。夕拜忽辞青琐闼,晨装独捧紫泥书。深山古驿分驺骑,芳草闲云逐隼旟。绮皓清风千古在,因君一为谢岩居。

悠悠驱匹马,征路上连冈。晚翠深云窦,寒台净石梁。秋花偏似雪,枫叶不禁霜。愁见前程远,空郊下夕阳。

漾漾带山光,澄澄倒林影。那知石上喧,却忆山中静。

淮阳卧理有清风,腊月榴花带雪红。闭阁寂寥常对此,江湖心在数枝中。

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树色依禅诵,泉声入寂寥。宝龛经末劫,画壁见南朝。深竹风开合,寒潭月动摇。息心归静理,爱道坐中宵。更欲寻真去,乘船过海潮。

悲风生旧浦,云岭隔东田。伏腊同鸡黍,柴门闭雪天。孤村明夜火,稚子候归船。静者心相忆,离居畏度年。

谷口山多处,君归不可寻。家贫青史在,身老白云深。扫雪开松径,疏泉过竹林。馀生负丘壑,相送亦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