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曾宫凭风回,岌嶪土囊口。
立神扶栋梁,凿翠开户牖。
其阳产灵芝,其阴宿牛斗。
纷披长松倒,揭gG怪石走。
哀猿啼一声,客泪迸林薮。
荒哉隋家帝,制此今颓朽。
向使国不亡,焉为巨唐有。
虽无新增修,尚置官居守。
巡非瑶水远,迹是雕墙后。
我行属时危,仰望嗟叹久。
天王守太白,驻马更搔首。
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曾宫凭风回,岌嶪土囊口。立神扶栋梁,凿翠开户牖。其阳产灵芝,其阴宿牛斗。纷披长松倒,揭gG怪石走。哀猿啼一声,客泪迸林薮。荒哉隋家帝,制此今颓朽。向使国不亡,焉为巨唐有。虽无新增修,尚置官居守。巡非瑶水远,迹是雕墙后。我行属时危,仰望
九成宫
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曾宫凭风回,岌嶪土囊口。
立神扶栋梁,凿翠开户牖。
其阳产灵芝,其阴宿牛斗。
纷披长松倒,揭gG怪石走。
哀猿啼一声,客泪迸林薮。
荒哉隋家帝,制此今颓朽。
向使国不亡,焉为巨唐有。
虽无新增修,尚置官居守。
巡非瑶水远,迹是雕墙后。
我行属时危,仰望嗟叹久。
天王守太白,驻马更搔首。
中文译文:
苍山入百里,崖岩像臼柱断裂。
曾经宫殿依风飘摇,山崖峻峭土地破裂。
树立鬼神扶持柱枋,凿出碧绿色打开窗户。
在这一面阳光下生长着灵芝,另一面是北斗星常住之地。
树丛中长松紊乱倒下,揭开神奇的怪石游走。
悲鸣的猿猴发出凄厉声音,客人泪水涌出深林草丛。
可悲的是隋朝帝王的堡垒,建造的如今已经颓废。
如果当初国家没有亡,又何必有盛世大唐。
虽然没有新添修建,却仍有官员居住把守。
寻觅的不是遥远的瑶池,足迹落在雕刻墙壁之后。
我行路途危险不安,仰望天空长叹不已。
天王守卫着太白星,停驻的马匹还在蠢蠢欲动。
诗意和赏析:
《九成宫》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诗人以苍山九成宫的景色为背景,借以表达自己对隋朝衰落、大唐盛世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通过描写苍山的壮丽景色、九成宫的残破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对隋朝帝王权力的颓败和对国家兴亡的深思。诗人以山势突兀、崖岩断裂的景象,暗示着隋朝统治者的欺虐和残暴,使得城池和宫殿如今已经衰败。诗中的灵芝和北斗星象征着万物的生机和永恒不变,与染着尘土的九成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时光流转和一切事物的消长。
诗人通过揭示九成宫的荒废和自然景观的壮美,折射出大唐盛世的萧条和诗人内心的困惑之情。诗句“荒哉隋家帝,制此今颓朽。向使国不亡,焉为巨唐有。”表达了诗人对隋朝的失望和对大唐盛世的思考。诗人认为如果隋朝没有灭亡,大唐又怎会兴起,从而通过历史的对比,对唐朝统治的现状进行了批判。
最后两句“我行属时危,仰望嗟叹久。天王守太白,驻马更搔首。”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疑虑。诗人把天王比喻为守卫身份地位的人,而太白星的位置似乎也在不断变动,意味着世道的动荡和人们心中的疑问。
整首诗情感思绪纷涌,既揭示了历史时空中的一方面景象,又通过景象的象征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权力、国家和时代的思考和反思。以苍山九成宫为背景的《九成宫》凭借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思考,使其成为杜甫诗歌创作的精品之一。
jiǔ chéng gōng
九成宫
cāng shān rù bǎi lǐ, yá duàn rú chǔ jiù.
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céng gōng píng fēng huí, jí yè tǔ náng kǒu.
曾宫凭风回,岌嶪土囊口。
lì shén fú dòng liáng, záo cuì kāi hù yǒu.
立神扶栋梁,凿翠开户牖。
qí yáng chǎn líng zhī, qí yīn sù niú dòu.
其阳产灵芝,其阴宿牛斗。
fēn pī cháng sōng dào, jiē gG guài shí zǒu.
纷披长松倒,揭gG怪石走。
āi yuán tí yī shēng, kè lèi bèng lín sǒu.
哀猿啼一声,客泪迸林薮。
huāng zāi suí jiā dì, zhì cǐ jīn tuí xiǔ.
荒哉隋家帝,制此今颓朽。
xiàng shǐ guó bù wáng, yān wèi jù táng yǒu.
向使国不亡,焉为巨唐有。
suī wú xīn zēng xiū, shàng zhì guān jū shǒu.
虽无新增修,尚置官居守。
xún fēi yáo shuǐ yuǎn, jī shì diāo qiáng hòu.
巡非瑶水远,迹是雕墙后。
wǒ xíng shǔ shí wēi, yǎng wàng jiē tàn jiǔ.
我行属时危,仰望嗟叹久。
tiān wáng shǒu tài bái, zhù mǎ gèng sāo shǒu.
天王守太白,驻马更搔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