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中文译文:
九月的一日,我拜访了孟十二仓曹和十四主簿的兄弟。
我手中的藜杖上沾满了寒露,当我推开蓬门,看到晨曦中的烟雾。
我身体虚弱,走到一棵大树下休息,年老的我疲惫不堪地躺下来阅读书籍。
秋天已经过去了,我追随的人也都离去了,只有孝友们才会来看望我。
在我们的清谈中,我感受到了深厚的味道,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能够忘却时光的流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词采用了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通过诗人寓居的农村景色和对友谊的思考,表达了对年华逝去和友情珍贵的感慨。
诗中的藜杖、蓬门、树和书籍都是诗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元素,展示了杜甫朴素的生活情调和追求内心平静、遗憾深长的姿态。
诗人自称“老困”,表示他已经年迈疲倦,缺乏精力。但他却仍然坚持阅读书籍,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展现了他一贯的求学态度和对人生的深思。
而诗中的“秋觉追随尽”,则表达了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感叹,但唯独对友情和孝道的记忆依然鲜明。
整首诗以及最后两句“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清谈的珍视,认为真正的友谊和深入的交谈可以让人们忘却时间的流逝,感受到生活的滋味和意义。
这首诗体现了杜甫对生活的真实描写和对友情、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对年华流逝和时间的感慨。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从而引发自己对生命和友情的思索。
jiǔ yuè yī rì guò mèng shí èr cāng cáo shí sì zhǔ bù xiōng dì
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lí zhàng qīn hán lù, péng mén qǐ shǔ yān.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lì xī jīng shù xiē, lǎo kùn bō shū mián.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qiū jué zhuī suí jǐn, lái yīn xiào yǒu piān.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qīng tán jiàn zī wèi, ěr bèi kě wàng nián.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