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洞口作

无为洞口作朗读

无为洞口春水满,无为洞傍春云白。
爱此踟蹰不能去,令人悔作衣冠客。
洞傍山僧皆学禅,无求无欲亦忘年。
欲问其心不能问,我到山中得无闷。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无为洞口作译文及注释

《无为洞口作》是唐代文人元结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无为洞口的春水满了,
无为洞旁的春云白如雪。
我爱这里,迟疑不忍离去,
后悔成为尘世的宾客。

洞旁的山僧都学习禅修,
没有追求,没有欲望,也忘记了年岁。
想问他们的心思却不能问,
我来到山中,却无任何烦恼之感。

诗意:
《无为洞口作》以洞口景物为中心,描述了元结在无为洞口的山林所感所思。诗人借景抒怀,从洞口的春水、春云展现出静谧、寂静的意境。作者对这片山林产生了深深的喜爱之情,却迟疑不舍离去,后悔成为世俗之人。接着,诗人又描述了洞旁的山僧们,他们学禅修,摒弃了欲望,忘记了年岁,达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虽然诗人想问山僧们的心思,却无法得到答案。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来到山中的愉悦,体现了山林的宁静与舒适。

赏析:
《无为洞口作》通过对洞口山水和山僧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之美和清静修身的向往。诗人以洞口景物为背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自己内心想法的反思来表达自己对尘世的犹豫和后悔。诗中展现了洞口山林的宁静安详,以及山僧们对禅修的执着追求,形成了一种对自然和人心的对比,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人心的平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洞口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山僧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迟疑和后悔,以及对自然安宁和内心宁静的向往。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思辨,营造出一种静谧、安详的诗意,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思索的空间。

无为洞口作读音参考

wú wéi dòng kǒu zuò
无为洞口作

wú wéi dòng kǒu chūn shuǐ mǎn, wú wéi dòng bàng chūn yún bái.
无为洞口春水满,无为洞傍春云白。
ài cǐ chí chú bù néng qù,
爱此踟蹰不能去,
lìng rén huǐ zuò yì guān kè.
令人悔作衣冠客。
dòng bàng shān sēng jiē xué chán, wú qiú wú yù yì wàng nián.
洞傍山僧皆学禅,无求无欲亦忘年。
yù wèn qí xīn bù néng wèn, wǒ dào shān zhōng de wú mèn.
欲问其心不能问,我到山中得无闷。

元结

元结(719~772年),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 、聱叟 。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元结诗文推荐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是以陷...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春。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洒舫。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我有金石兮,击考崇崇。与汝歌舞兮,上帝之风。由六合兮,英华沨沨。我有丝竹兮,韵和泠泠。与汝歌舞兮,上帝之声。由六合兮,根底嬴嬴。

猗皇至圣兮,至惠至仁,德施蕴蕴。蕴蕴如何?不全不缺,莫知所贶。猗皇至圣兮,至俭至明,化流瀛瀛。瀛瀛如何?不虢不赩,莫知其极。

国有世谟,仁信勤欤。王实惛荒,终亡此乎。焉有力恣谄惑,而不亡其国?呜呼亡王,忍为此心!敢正亡王,永为世箴。

至哉勤绩,不盈不延;谁能颂之,我请颂焉。於戏劳王,勤亦何极;济尔九土,山川沟洫。至哉俭德,不丰不敷;谁能颂之,我请颂夫。於戏劳王,俭亦何深;戒尔万代,...

夫为君上兮,慈顺明恕,可以化人。忍行昏恣,独乐其身;一徇所欲,万方悲哀。于斯而喜,当云何哉?夫为君上兮,兢慎俭约,可以保身,忍行荒惑,虐暴于人;前世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