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崔峒补阙慈恩寺避暑

同崔峒补阙慈恩寺避暑朗读

寺凉高树合,卧石绿阴中。
伴鹤惭仙侣,依僧学老翁。
鱼沉荷叶露,鸟散竹林风。
始悟尘居者,应将火宅同。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同崔峒补阙慈恩寺避暑译文及注释

《同崔峒补阙慈恩寺避暑》是唐代卢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寺院中凉爽的高树相连,我躺在绿荫的石头上。
伴随着仙鹤,我感到惭愧如同仙侣;依附僧人,我学习老翁的智慧。
鱼儿沉入荷叶上的露珠,鸟儿在竹林中散开翅膀迎风飞翔。
我开始领悟居住尘世的人们,应该像火灾中的居民一样。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卢纶在慈恩寺避暑时的景象和感悟。他描述了寺院中凉爽的氛围,高树和绿荫为他带来舒适和宁静。与仙鹤为伴,卢纶感到自己平凡而惭愧,渴望能像仙侣一样纯净和高尚。他依附于僧人,希望能学习到智慧和长寿的秘诀,仿佛变成了一个虚心学习的老者。他观察到鱼儿在荷叶上游动,鸟儿在竹林中翱翔,感叹自然的美妙和自由。最后,他得出结论,尘世的居住者应该像火灾中的人们一样觉悟,意味着人们应该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世俗的虚幻。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寺院为背景,通过描绘寺中的景物和与自然的互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比如高树与石头的对比,仙鹤与僧人的对比,以及鱼儿与鸟儿的对比,这些对比凸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思考。诗中还使用了寓言的意象,将仙鹤、僧人和火灾中的居民作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纯洁、智慧和觉悟的向往。

整首诗词气氛宁静、清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生命的思考,传达了对人生境遇和存在意义的思索。它引发了人们对世俗与超脱、物质与精神的思考,展示了唐代文人的独特情怀和哲学思维。

同崔峒补阙慈恩寺避暑读音参考

tóng cuī dòng bǔ quē cí ēn sì bì shǔ
同崔峒补阙慈恩寺避暑

sì liáng gāo shù hé, wò shí lǜ yīn zhōng.
寺凉高树合,卧石绿阴中。
bàn hè cán xiān lǚ, yī sēng xué lǎo wēng.
伴鹤惭仙侣,依僧学老翁。
yú chén hé yè lù, niǎo sàn zhú lín fēng.
鱼沉荷叶露,鸟散竹林风。
shǐ wù chén jū zhě, yīng jiāng huǒ zhái tóng.
始悟尘居者,应将火宅同。

卢纶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卢纶诗文推荐

玉人垂玉鞭,百骑带櫜鞬。从赏野邮静,献新秋果鲜。塞屯丰雨雪,虏帐失山川。遥想称觞后,唯当共被眠。

空宫古廊殿,寒月照斜晖。卧听未央曲,满箱歌舞衣。

提剑云雷动,垂衣日月明。禁花呈瑞色,国老见星精。发棹鱼先跃,窥巢鸟不惊。山呼一万岁,直入九重城。天衣五凤彩,御马六龙文。雨露清驰道,风雷翊上军。高旍花...

妾年初二八,两度嫁狂夫。薄命今犹在,坚贞扫地无。

累职比柴桑,清秋入楚乡。一船灯照浪,两岸树凝霜。亭吏趋寒雾,山城敛曙光。无辞折腰久,仲德在鸳行。

郎马两如龙,春朝上路逢。鸳鸯初集水,薜荔欲依松。步帐歌声转,妆台烛影重。何言在阴者,得是戴侯宗。

朱门洞启俨行车,金鐍装囊半是书。君向东州问徐胤,羊公何事灭吹鱼。

苦心三十载,白首遇艰难。旧地成孤客,全家赖钓竿。貌衰缘药尽,起晚为山寒。老病今如此,无人更问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