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皎然上人

忆皎然上人朗读

未得从师去,人间万事劳。
云门不可见,山木已应高。
向日开柴户,惊秋问敝袍。
何由宿峰顶,窗里望波涛。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忆皎然上人译文及注释

《忆皎然上人》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皎然上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写道,作者无法得与皎然上人求学,对于此事感到悲伤。皎然上人是一个在佛门道上很有造诣的人,但现在人们无法再见到他。诗人感叹道,云门已无法见到,只能在高山上寻找皎然上人的足迹。当诗人向天开柴门时,他忽然意识到秋天已经来临,他犹豫是否询问皎然身穿的袍衣是否破旧。最后,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到达峰顶去见皎然,只能从窗户里眺望起伏的波涛。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可以是:

未得从师去,人间万事劳。
云门不可见,山木已应高。
向日开柴户,惊秋问敝袍。
何由宿峰顶,窗里望波涛。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内心的思念和遗憾之情,表达了对皎然上人的敬仰和渴望。诗中的景物描写朴实自然,展现了高山的峻秀和波涛的起伏,与诗人心中的情感形成了对比,凸显了诗人无法与皎然上人交流的遗憾和无奈之情。整首诗氛围沉稳,感情真切,表达了作者对皎然上人的崇敬之情和对自身命运的忧伤之感。

忆皎然上人读音参考

yì jiǎo rán shàng rén
忆皎然上人

wèi dé cóng shī qù, rén jiān wàn shì láo.
未得从师去,人间万事劳。
yún mén bù kě jiàn, shān mù yǐ yīng gāo.
云门不可见,山木已应高。
xiàng rì kāi chái hù, jīng qiū wèn bì páo.
向日开柴户,惊秋问敝袍。
hé yóu sù fēng dǐng, chuāng lǐ wàng bō tāo.
何由宿峰顶,窗里望波涛。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诗文推荐

日长原野静,杖策步幽巘。雉雊麦苗阴,蝶飞溪草晚。我生好闲放,此去殊未返。自是君不来,非关故山远。

襄阳堤路长,草碧杨柳黄。谁家女儿临夜妆,红罗帐里有灯光。雀钗翠羽动明珰,欲出不出脂粉香。同居女伴正衣裳,中庭寒月白如霜。贾生十八称才子,空得门前一断肠...

东城攀柳叶,柳叶低著草。少壮莫轻年,轻年有人老。柳发遍川岗,登高堪断肠。雨烟轻漠漠,何树近君乡。赠君折杨柳,颜色岂能久。上客莫沾巾,佳人正回首。新柳送...

雁塞日初晴,胡关雪复平。危竿缘广漠,古窦傍长城。拔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回轮照海远,分彩上楼长。水冻频移幕,兵疲数望乡。只应城影外,万里共如霜。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猿声寒过水,树色暮连空。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天晴见海樯,月落闻津鼓。人老自...

南楼西下时,月里闻来棹。桂水舳舻回,荆州津济闹。移帷望星汉,引带思容貌。今夜一江人,惟应妾身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