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常州北亭

独孤常州北亭朗读

北洫敞高明,凭轩见野情。
朝回五马迹,更胜百花名。
海树凝烟远,湖田见鹤清。
云光侵素壁,水影荡闲楹。
俗赖褰帷谒,人欢倒屣迎。
始能崇结构,独有谢宣城。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唐诗三百首悼亡
相关诗文:

独孤常州北亭译文及注释

《独孤常州北亭》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张南史。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北洫敞高明,
凭轩见野情。
朝回五马迹,
更胜百花名。
海树凝烟远,
湖田见鹤清。
云光侵素壁,
水影荡闲楹。
俗赖褰帷谒,
人欢倒屣迎。
始能崇结构,
独有谢宣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常州北亭的美景和情趣。北洫(音:xù)指北方的广阔地区,敞明则表示开阔明亮。诗人站在北亭的轩窗边,观赏着广袤的原野风光,感受着大自然的情感。

在早晨回朝的时候,马匹留下了清晰可见的蹄印,这比百花争艳的名声还要引人注目。远处的海树笼罩在轻烟之中,湖田上的鹤儿清晰可见。云光透过素色的壁纸渗入房间,水影摇曳在闲适的庭院。

诗中提到,民间喜欢褰帷谒(音:yè),意味着平常人们都愿意把帷帘拉起,前来拜访。人们对北亭的景致赞不绝口,欢迎宾客的态度真诚热烈。只有将这些建筑元素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北亭得到真正的尊崇。在这个意义上,北亭独自拥有了谢宣城的美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常州北亭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氛围的交融。北亭的美景通过诗人的眼睛和心灵得以传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宁静。

诗中使用了许多自然景物和建筑元素的描写,如北方的广阔地区、马匹的蹄印、海树的烟雾、湖田上的鹤儿等,这些描写增强了诗词的生动感和艺术形象。

诗中还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们对美景的欣赏和赞美。民间对北亭的喜爱和欢迎,显示出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和人情味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北亭的美景和它所带来的愉悦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想象力的表达,使读者能够在心灵中产生美好的感受。

独孤常州北亭读音参考

dú gū cháng zhōu běi tíng
独孤常州北亭

běi xù chǎng gāo míng, píng xuān jiàn yě qíng.
北洫敞高明,凭轩见野情。
cháo huí wǔ mǎ jī, gèng shèng bǎi huā míng.
朝回五马迹,更胜百花名。
hǎi shù níng yān yuǎn, hú tián jiàn hè qīng.
海树凝烟远,湖田见鹤清。
yún guāng qīn sù bì, shuǐ yǐng dàng xián yíng.
云光侵素壁,水影荡闲楹。
sú lài qiān wéi yè, rén huān dào xǐ yíng.
俗赖褰帷谒,人欢倒屣迎。
shǐ néng chóng jié gòu, dú yǒu xiè xuān chéng.
始能崇结构,独有谢宣城。

张南史诗文推荐

淮海风涛起,江关忧思长。同悲鹊绕树,独坐雁随阳。山晚云藏雪,汀寒月照霜。由来濯缨处,渔父爱沧浪。

晚节闻君道趣深,结茅栽树近东林。禅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更发心。北渚三更闻过雁,西城万木动寒砧。不见支公与玄度,相思拥膝坐长吟。

南楼渚风起,树杪见沧波。稍觉征帆上,萧萧暮雨多。沙洲殊未极,云水更相和。欲问任公子,垂纶意若何。

日暗城乌宿,天寒枥马嘶。词人留上客,妓女出中闺。积雪连灯照,回廊映竹迷。太常今夜宴,谁不醉如泥。

岁暮一为别,江湖聊自宽。且无人事处,谁谓客行难。郢曲怜公子,吴州忆伯鸾。苍苍远山际,松柏独宜寒。

叹息不相见,红颜今白头。重为西候别,方起北风愁。六月胡天冷,双城汾水流。卢谌即故吏,还复向并州。

腊后年华变,关西驿骑遥。塞鸿连暮雪,江柳动寒条。山水还鄣郡,图书入汉朝。高楼非别处,故使百忧销。

泉,泉。色净,苔鲜。石上激,云中悬。津流竹树,脉乱山川。扣玉千声应,含风百道连。太液并归池上,云阳旧出宫边。北陵井深凿不到,我欲添泪作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