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筒不解献茱萸。
(《容斋随笔》)。
赵侯首带鹿耳巾,规模出自陶弘景。
(《鹿耳巾歌》。
《海录碎事》)。
邮筒不解献茱萸。(《容斋随笔》)。赵侯首带鹿耳巾,规模出自陶弘景。(《鹿耳巾歌》。《海录碎事》)。
诗词:《句》
邮筒不解献茱萸,
赵侯首带鹿耳巾。
中文译文:
邮筒不明白为何献上茱萸,
赵侯首次佩戴鹿耳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由两句构成,每句都独立表达了一个意象。
第一句描述了一个情景,诗人提到"邮筒",这是一个唐代特有的邮递工具,而它却不明白为何要献上"茱萸"。"茱萸"是一种常用的祭祀植物,有着浓烈的香气,常在重要的节日或场合用来祭祀祖先或拜神。邮筒作为一个物件,它并不具备感知与理解,所以它不明白送来的"茱萸"是为了什么目的。这里通过"邮筒"的形象,抒发了人类行为与物件的差异,强调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
第二句描述了赵侯首次佩戴鹿耳巾的场景。"赵侯"指的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赵彦端,他是一个文风独特的诗人。"鹿耳巾"是一种以鹿角为装饰的头巾,它在唐代被视为一种奢侈品,象征着高贵和独特的品味。这句诗通过描写赵侯首次佩戴鹿耳巾的情景,表达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与出众,将他的规模与陶弘景相提并论。陶弘景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文学造诣和影响力在当时非常大,因此将赵侯与陶弘景相提并论,显示了赵侯在文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整首诗词通过两个独立的意象,展现出了作者对人与物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联系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赵侯佩戴鹿耳巾的描写,表达了对赵侯在文学创作上的赞美和仰慕。这首诗词短小精炼,意境深远,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jù
句
yóu tǒng bù jiě xiàn zhū yú.
邮筒不解献茱萸。
róng zhāi suí bǐ.
(《容斋随笔》)。
zhào hóu shǒu dài lù ěr jīn, guī mó chū zì táo hóng jǐng.
赵侯首带鹿耳巾,规模出自陶弘景。
lù ěr jīn gē.
(《鹿耳巾歌》。
hǎi lù suì shì.
《海录碎事》)。
刘商,唐代诗人、画家,字子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大历(七六六至七七九)间进士。官礼部郎中。能文善画,诗以乐府见长。刘商的诗歌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这是他罢庐州合肥县令后所作,约写于大历四五年(769——770)。《唐才子传》卷四说他“拟蔡淡《胡笳曲》,脍炙当时”。《全唐诗》收录有刘商的很多诗歌。...
魏主矜蛾眉,美人美于玉。高台无昼夜,歌舞竟未足。盛色如转圜,夕阳落深谷。仍令身殁后,尚足平生欲。红粉横泪痕,调弦空向屋。举头君不在,唯见西陵木。玉辇岂...
汉室将衰兮四夷不宾,动干戈兮征战频。哀哀父母生育我,见离乱兮当此辰。纱窗对镜未经事,将谓珠帘能蔽身。一朝虏骑入中国,苍黄处处逢胡人。忽将薄命委锋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