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裴起居西亭留题(一作留赠)

酬裴起居西亭留题(一作留赠)朗读

艳歌能起关山恨,红烛偏凝寒塞情。
况是池塘风雨夜,不堪丝管尽离声。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景点山水
相关诗文: 西

酬裴起居西亭留题(一作留赠)译文及注释

《酬裴起居西亭留题(一作留赠)》是唐代武元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艳歌能起关山恨,
红烛偏凝寒塞情。
况是池塘风雨夜,
不堪丝管尽离声。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裴起居留下的西亭所产生的情感和思考。诗人讲述了一种美丽的歌声能够唤起他关于离别和思念的痛苦,而燃烧的红烛则凝结了他在寒冷荒凉之地的心情。尤其在池塘风雨之夜,这种离愁别绪更加难以忍受,使得琴声更加悲凉。

赏析:
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首句"艳歌能起关山恨"中的"艳歌"指的是美丽的歌声,它能唤起诗人对别离的痛苦和思念,使他对裴起居的离去感到忧伤。接下来的"红烛偏凝寒塞情"以意象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在荒凉之地的孤独和寂寞。红烛燃烧时所散发的微弱光芒被诗人视为凝结的寒冷情感,进一步强化了诗词的忧愁氛围。

诗的后两句"况是池塘风雨夜,不堪丝管尽离声"通过描绘池塘中的风雨之夜,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孤寂。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有丝管的音乐伴奏,也无法消弭诗人的离愁别绪,只能让他更加感到痛苦和孤寂。

整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语言,通过描绘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离别和孤独的深刻思考和痛苦感受。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共鸣,并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酬裴起居西亭留题(一作留赠)读音参考

chóu péi qǐ jū xī tíng liú tí yī zuò liú zèng
酬裴起居西亭留题(一作留赠)

yàn gē néng qǐ guān shān hèn, hóng zhú piān níng hán sāi qíng.
艳歌能起关山恨,红烛偏凝寒塞情。
kuàng shì chí táng fēng yǔ yè, bù kān sī guǎn jǐn lí shēng.
况是池塘风雨夜,不堪丝管尽离声。

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武元衡诗文推荐

士衡兄弟旧齐名,还似当年在洛城。闻说重门方隐相,古槐高柳夏阴清。

身依泉壑将时背,路入烟萝得地深。终岁不知城郭事,手栽林竹尽成阴。

风入昭阳池馆秋,片云孤鹤两难留。明朝独向青山郭,唯有蝉声催白头。

灞浐别离肠已断,江山迢递信仍稀。送君偏下临岐泪,家在南州身未归。

秋山寂寂秋水清,寒郊木叶飞无声。王子白云仙去久,洛滨行路夜吹笙。

武陵源在朗江东,流水飞花仙洞中。莫问阮郎千古事,绿杨深处翠霞空。

柳色千家与万家,轻风细雨落残花。数枝琼玉无由见,空掩柴扉度岁华。

柳暗花明池上山,高楼歌酒换离颜。他时欲寄相思字,何处黄云是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