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发落

感发落朗读

昔日愁头白,谁知未白衰。
眼看应落尽,无可变成丝。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可变
相关诗文:

感发落译文及注释

《感发落》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日愁头白,谁知未白衰。
眼看应落尽,无可变成丝。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年老之感的感叹和思考。诗人首先回顾过去,表示自己愁苦之事已经历得够多,以至于头发已经白了。然而,他认为自己的精神和才华依然不衰退。他感到困惑的是,尽管他已经到了年老的阶段,却没有像头发一样逐渐凋零衰老。这种反差使他感到疑惑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身年老的感叹,展示了白居易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以自身头发的变化来比喻年龄的增长和衰老的过程。他的头发已经变白,但他的精神和才华却没有随之衰退。这种情感上的反差给人以深思,也体现了诗人对衰老的无奈和对自身价值的思考。

诗中的"应落尽"一句,意味着头发将要全部脱落,是衰老不可避免的象征。然而,诗人又用"无可变成丝"来表达自己的困惑。这句话暗示诗人希望头发能够像一缕丝线一样保留下来,成为他年轻时的象征。这种希望和无奈的矛盾情感使诗人更加真实地表达了对自身年老的感叹和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身衰老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思考。它展示了诗人对衰老的无奈和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精神和才华的珍视。这种情感与读者的共鸣,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触动和思考价值。

感发落读音参考

gǎn fā luò
感发落

xī rì chóu tóu bái, shéi zhī wèi bái shuāi.
昔日愁头白,谁知未白衰。
yǎn kàn yīng luò jǐn, wú kě biàn chéng sī.
眼看应落尽,无可变成丝。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诗文推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东海一时平。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能不忆江南。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西还有几家。却到帝都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