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清头陀》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名叫清头陀的僧人独自住在寺庙的西峰上,夜晚听到寺庙的钟声。诗中描绘了熏香的烟雾、皎洁的月光和吹拂的风,以及寺庙周围没有杂树只有独立挺拔的松树。
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展现出作者对于寂静和宁静的追求。通过描绘清头陀一人在寺庙中的安静环境,表达了作者对于寂寞和孤独的态度。诗中的月光和风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而又凄美的氛围。
此外,诗中的“清”字也可以有清心寡欲的意思,是对禅宗修行的暗示。该诗通过凝练而美丽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宁静和禅修境界的追求,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生境遇的感悟。
译文如下:
头陀独宿寺西峰,
百尺禅庵半夜钟。
烟月苍苍风瑟瑟,
更无杂树对山松。
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寂静和宁静的向往,也能够领略到唐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境界的共鸣。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深远的哲理和人生感悟,令人陶醉其中。
tí qīng tóu tuó
题清头陀
tóu tuó dú sù sì xī fēng, bǎi chǐ chán ān bàn yè zhōng.
头陀独宿寺西峰,百尺禅庵半夜钟。
yān yuè cāng cāng fēng sè sè, gèng wú zá shù duì shān sōng.
烟月苍苍风瑟瑟,更无杂树对山松。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