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崔中丞北斋

题崔中丞北斋朗读

湖近草侵庭,秋来道兴生。
寒潮添井味,远漏带松声。
放卷听泉坐,寻僧踏雪行。
何年各无事,高论宿青城。

下载这首诗
(1)
诗文归类:送别
相关诗文:

题崔中丞北斋译文及注释

《题崔中丞北斋》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郑巢。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湖水几乎要侵入庭院,秋天的到来使人心情舒畅。冷风潮湿的气息中弥漫着井水的味道,远处的漏声伴随着松树的韵律。放下手中的书卷,倚靠着听泉水的声音坐下,寻找僧人的脚印踏雪而行。不知过去多少年,大家都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只是在高谈阐述着宿在青城的经历和见解。

诗意:
这首诗词以崔中丞的北斋为题,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对自然的喜爱。诗中通过描绘湖水、秋天、井水、漏声、松树、泉水和雪地等元素,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诗人借景抒怀,以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宁静、寂静生活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幽静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湖水、秋天、井水、漏声、松树、泉水和雪地等,这些景物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与宁静。

诗词的前两句"湖近草侵庭,秋来道兴生"描绘了湖水几乎要侵入庭院的景象和秋天的到来带来的喜悦。接着,诗人通过描写"寒潮添井味,远漏带松声",将冷风潮湿的气息与井水的味道和远处漏声与松树的声音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诗的后两句"放卷听泉坐,寻僧踏雪行"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放下手中的书卷,倚靠着听泉水的声音坐下,寻找僧人的脚印踏雪而行,这些行为都体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自然的追求。

最后两句"何年各无事,高论宿青城"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态。诗人提到大家已经很久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只是在高谈阐述着在青城寓居时的经历和见解,这种超然的心态透露出一种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词以其简洁、自然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宁静、寂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给人以宁静、幽静的感受,使读者在这首诗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宁静。通过描绘湖水、秋天、井水、漏声、松树、泉水和雪地等自然元素,诗人创造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和自然之美的追求。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同时也可以在宁静中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静。

题崔中丞北斋读音参考

tí cuī zhōng chéng běi zhāi
题崔中丞北斋

hú jìn cǎo qīn tíng, qiū lái dào xìng shēng.
湖近草侵庭,秋来道兴生。
hán cháo tiān jǐng wèi, yuǎn lòu dài sōng shēng.
寒潮添井味,远漏带松声。
fàng juǎn tīng quán zuò, xún sēng tà xuě xíng.
放卷听泉坐,寻僧踏雪行。
hé nián gè wú shì, gāo lùn sù qīng chéng.
何年各无事,高论宿青城。

郑巢诗文推荐

西风吹远蝉,驿路在云边。独梦诸山外,高谈大旆前。夜灯分楚塞,秋角满湘船。郡邑多岩窦,何方便学仙。

忆过僧禅处,遥山抱竹门。古房关藓色,秋径扫潮痕。石净闻泉落,沙寒见鹤翻。终当从此望,更与道人言。

南京路悄然,欹石漱流泉。远寺寒云外,扬帆暑雨前。雁行回晓岫,蜃色上湖田。更想清吟处,多同隐者眠。

论文意有违,寒雨洒行衣。南渡久谁语,后吟今独归。河帆因树落,沙鸟背潮飞。若值云门侣,多因宿翠微。

后房寒竹连,白昼坐冥然。片衲何山至,空堂几夜禅。叶侵经上字,冰结砚中泉。雪夕谁同话,悬灯古像前。

孤吟疏雨绝,荒馆乱峰前。晓鹭栖危石,秋萍满败船。溜从华顶落,树与赤城连。已有求闲意,相期在暮年。

古殿焚香外,清羸坐石棱。茶烟开瓦雪,鹤迹上潭冰。孤磬侵云动,灵山隔水登。白云归意远,旧寺在庐陵。

挂席曙钟初,家山半在吴。橹声过远寺,江色润秋芜。陂鹤巢城木,边鸿宿岸芦。知君当永夜,独钓五湖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