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茅山高拾遗蔓

赠茅山高拾遗蔓朗读

人皆贪禄利,白首更营营。
若见无为理,兼忘不朽名。
幽禽窥饭下,好药入篱生。
梦觉幽泉滴,应疑禁漏声。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赠茅山高拾遗蔓译文及注释

《赠茅山高拾遗蔓》是唐代诗人章孝标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皆贪禄利,白首更营营。
若见无为理,兼忘不朽名。
幽禽窥饭下,好药入篱生。
梦觉幽泉滴,应疑禁漏声。

诗意:
这首诗词以茅山高拾遗蔓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追逐功名利禄的批判和对淡泊名利、追求无为之道的推崇。诗中通过描绘幽禽窥视人们吃饭、珍贵药草生长在篱笆边、梦中听到幽泉滴水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无为生活的向往。

赏析:
1. 诗词开篇写道“人皆贪禄利,白首更营营”。贪图功名利禄是人性的普遍弱点,人们为了追逐这些物质利益而不断奋斗,即使年老白发也不停歇。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追求功名利禄的批判和对功利主义的反思。

2. 接下来的两句“若见无为理,兼忘不朽名”,表达了作者对无为之道的推崇。无为即不为功名利禄所动,以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安宁和道德修养为目标。作者希望人们能够放下功名利禄的执着,追求无为之道,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3. 诗中提到“幽禽窥饭下,好药入篱生”,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幽禽窥饭下,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们在自然中获得生活的滋养。好药入篱生,则表现了自然界珍贵的草药在平凡的角落中生长,暗示了自然的神奇与生机。

4. 最后两句“梦觉幽泉滴,应疑禁漏声”,描绘了作者在梦中听到幽泉滴水的声音。这里幽泉的形象象征着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而幽泉滴水的声音则传达出一种神秘而安详的氛围。应疑禁漏声,暗示了作者在梦中的幻觉,唤起读者对诗中情景的想象。

《赠茅山高拾遗蔓》通过对人们追逐功名利禄的批判,以及对无为之道和自然界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诗中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富有禅意的意境,引导人们思考生活的真谛和追求的方向。

赠茅山高拾遗蔓读音参考

zèng máo shān gāo shí yí màn
赠茅山高拾遗蔓

rén jiē tān lù lì, bái shǒu gèng yíng yíng.
人皆贪禄利,白首更营营。
ruò jiàn wú wéi lǐ, jiān wàng bù xiǔ míng.
若见无为理,兼忘不朽名。
yōu qín kuī fàn xià, hǎo yào rù lí shēng.
幽禽窥饭下,好药入篱生。
mèng jué yōu quán dī, yīng yí jìn lòu shēng.
梦觉幽泉滴,应疑禁漏声。

章孝标诗文推荐

登唐科第语唐音,望日初生忆故林。鲛室夜眠阴火冷,蜃楼朝泊晓霞深。风高一叶飞鱼背,潮净三山出海心。想把文章合夷乐,蟠桃花里醉人参。

石脉绽寒光,松根喷晓霜。注瓶云母滑,漱齿茯苓香。野客偷煎茗,山僧惜净床。三禅不要问,孤月在中央。

樟亭驿上题诗客,一半寻为山下尘。世事日随流水去,红花还似白头人。

颢气贯精神,苍崖老姓名。烟霞空送景,水木苦无情。劚药云根断,眠花石面平。折松开月色,决水放秋声。颜为忘忧嫩,身缘绝粒轻。围棋看局势,对镜戮妖精。过海量...

州青县白浙河濆,饱向苍龙阙下闻。鼓角自严寒海月,旌旗不动湿江云。风骚处处文章主,井邑家家父母君。长恐抱辕留不住,九天鸳鹭待成群。

人人入蜀谒文翁,妍丑终须露镜中。诗景荒凉难道合,客情疏密分当同。城南歌吹琴台月,江上旌旗锦水风。下客低头来又去,暗堆冰炭在深衷。

天假纵横入幕筹,东南顿减一方忧。行赍健笔辞天阁,坐见妖星落蔡州。青草袍襟翻日脚,黄金马镫照旄头。此行领取从军乐,莫虑功名不拜侯。

神物不复见,小池空在兹。因嫌冲斗夜,未是偃戈时。岸古鱼藏穴,蒲凋翠立危。吾皇别有剑,何必铸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