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天台隐者

赠天台隐者朗读

静者多依猿鸟丛,衡门野色四郊通。
天开宿雾海生日,水泛落花山有风。
回望一巢悬木末,独寻危石坐岩中。
看书饮酒馀无事,自乐樵渔狎钓翁。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赠天台隐者译文及注释

赠天台隐者

静者多依猿鸟丛,
衡门野色四郊通。
天开宿雾海生日,
水泛落花山有风。
回望一巢悬木末,
独寻危石坐岩中。
看书饮酒馀无事,
自乐樵渔狎钓翁。

诗词的中文译文:

向隐居在天台山的隐者赠言

安静的人倚靠在猿鸟的丛林间,
衡门外的野景四野通。
天空晴朗,晨雾渐退,海面上升起红日,
水面泛起浮萍,山间吹来微风。
回望向后,一座巢悬挂在树的末梢,
独自寻找危险的石头坐在峭壁之上。
读书、饮酒,闲暇之余无所事事,
自己快乐地做着放牧、渔捞和与钓鱼者熙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沧写给居住在天台山的隐者的致意。诗人描述了隐者所居住的环境,也表达了隐者在此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诗人以猿鸟丛林作为开头,描绘了隐者居住的地方的宁静和与自然的亲密。衡门野色四郊通意味着隐者所在的地方四周的景色是广袤辽阔的,没有墙垣的隔绝,与大自然相通。

接着,诗人描述了天空清澈,晨雾退尽,海面上升起红日的景象,以及水面上浮萍漂浮、山间微风吹拂的情景。这些描绘,更加突出了自然环境的美丽和恬静。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望时看到的是一座巢悬挂在树的末梢,以及独自寻找危险的石头而坐在峭壁上的隐者。这些描写表达了隐者生活的艰苦和对于自然环境的挑战,也显现了隐者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两句“看书饮酒馀无事,自乐樵渔狎钓翁”简洁明快地表达了隐者在闲暇之余的生活情趣,也展现了隐者在大自然中的自在和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隐者所居住环境的描绘,以及隐者自我的描写,表达了隐者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在这种和谐中所获得的安宁与快乐。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赞赏。

赠天台隐者读音参考

zèng tiān tāi yǐn zhě
赠天台隐者

jìng zhě duō yī yuán niǎo cóng, héng mén yě sè sì jiāo tōng.
静者多依猿鸟丛,衡门野色四郊通。
tiān kāi sù wù hǎi shēng rì,
天开宿雾海生日,
shuǐ fàn luò huā shān yǒu fēng.
水泛落花山有风。
huí wàng yī cháo xuán mù mò, dú xún wēi shí zuò yán zhōng.
回望一巢悬木末,独寻危石坐岩中。
kàn shū yǐn jiǔ yú wú shì, zì lè qiáo yú xiá diào wēng.
看书饮酒馀无事,自乐樵渔狎钓翁。

刘沧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刘沧诗文推荐

真趣淡然居物外,忘机多是隐天台。停灯深夜看仙箓,拂石高秋坐钓台。卖药故人湘水别,入檐栖鸟旧山来。无因朝市知名姓,地僻衡门对岳开。

野烧原空尽荻灰,吴王此地有楼台。千年事往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来。白鸟影从江树没,清猿声入楚云哀。停车日晚荐蘋藻,风静寒塘花正开。

此来多愧食鱼心,东阁将辞强一吟。羸马客程秋草合,晚蝉关树古槐深。风生野渡河声急,雁过寒原岳势侵。对酒相看自无语,几多离思入瑶琴。

寂寥珠翠想遗声,门掩烟微水殿清。拂曙紫霞生古壁,何年绛节下层城。鹤归辽海春光晚,花落闲阶夕雨晴。武帝无名在仙籍,玉坛星月夜空明。

云飞天末水空流,省与师同别异州。庭树蝉声初入夏,石床苔色几经秋。灯微静室生乡思,月上严城话旅游。自喜他年接巾舄,沧浪地近虎溪头。

海曙云浮日,江遥水合天。(发浙江,见《诗人玉屑》)

萧寺春风正落花,淹留数宿惠休家。碧空云尽磬声远,清夜月高窗影斜。白日闲吟为道侣,青山遥指是生涯。微微一点寒灯在,乡梦不成闻曙鸦。

蝉噪秋风满古堤,荻花寒渡思萋萋。潮声归海鸟初下,草色连江人自迷。碧落晴分平楚外,青山晚出穆陵西。此来一见垂纶者,却忆旧居明月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