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

幽兰朗读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杨柳壮志难酬
相关诗文:

幽兰译文及注释

幽兰原文: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幽兰中文译文:
幽静地生长着的兰花,被多少人知晓?
它那香气只在暗中才绽放。
没有君子佩戴,也并不意味着国家的香气衰弱。
清晨的白露沾湿在它的叶上,春天的风对它来说总是来得迟。
与之相比,它宁愿做路旁的一株野草,这样香气蔓延开来才更有意义。

幽兰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幽静不为众人所知的兰花为形象,以抒发作者内心的那种无声的高贵操守。整首诗以理、花下两个意象为基调,以植物与人的关系来表达诗人的清高之情。

第一句“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表达了诗人的幽美高尚的心态。兰花之美被深深隐藏,只在暗处才有芬芳散发。

第二句“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意味着不需要人们赞颂和赞美,也并不代表国家就没有香气和品质。

第三句“白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描写了兰花不同于其他花卉的特点——在白露时分才沾湿,春天的风也比其他花开晚。

最后一句“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表达了诗人宁愿成为一株路旁草的心态,宁愿过着虽不为人注意却能自由生长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兰花的隐逸与高贵,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无为之道的讴歌和追求。它象征了一种低调、自然的美,一种并不张扬却又是真切存在、不容忽视的风貌。

幽兰读音参考

yōu lán
幽兰

yōu zhí zhòng níng zhī, fēn fāng zhǐ àn chí.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zì wú jūn zǐ pèi, wèi shì guó xiāng shuāi.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bái lù zhān zhǎng zǎo, chūn fēng dào měi chí.
白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
bù rú dāng lù cǎo, fēn fù yù hé wéi.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崔涂诗文推荐

湘浦离应晚,边城去已孤。如何万里计,只在一枝芦。迥起波摇楚,寒栖月映蒲。不知天畔侣,何处下平芜?几行归去尽,片影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独下迟。渚云低...

正闻青犊起葭萌,又报黄巾犯汉营。岂是将皆无上略,直疑天自弃苍生。瓜沙旧戍犹传檄,吴楚新春已废耕。见说圣君能仄席,不知谁是请长缨。

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覆楚雠韩势有馀,男儿遭遇更难如。偶成汉室千年业,只读圯桥一卷书。翻把壮心轻尺组,却烦商皓正皇储。若能终始匡天子,何必□□□□□。

四朝十帝尽风流,建业长安两醉游。唯有一篇杨柳曲,江南江北为君愁。

烟外桡声远,天涯幽梦回。争知江上客,不是故乡来。

断行哀响递相催,争趁高秋作恨媒。云外关山闻独去,渡头风雨见初来。也知榆塞寒须别,莫恋蘋汀暖不回。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

海棠花底三年客,不见海棠花盛开。却向江南看图画,始惭虚到蜀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