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的这首,是一幅湖上风俗画。蓼(liao)者,生长在水边的草本植物。荇(xing)者,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蓼花红,水荇青,慈姑花白,犹如蓱(萍),而船上的小姑娘头扎两个发髻,穿着短袖衫,见有人来,似乎有点害羞,背立着船头自己在采菱。
船发江苏淮安,作者望见太湖流域一幅纯美的画面:充满生机的湖面,年轻美丽的采菱女,红、青、白的水上生物,还有碧绿的湖水,一抹抹浓重的色彩,在作者眼中荡漾。
这首诗,自然恬淡,物我交融。特别是采菱女头扎双髻,背立采菱的羞态,平添了浓浓的诗意。
fā huái ān
发淮安
àn liǎo shū hóng shuǐ xìng qīng, cí gū huā bái xiǎo rú píng.
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蓱。
shuāng huán duǎn xiù cán rén jiàn, bèi lì chuán tóu zì cǎi líng.
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载书先发赴前营,雨浥飞埃晚更晴。人喜望家三舍近,马知归路四蹄轻。风飘点点溪花送,日射行行野树明。却忆今宵毡帐底,翠壶红烛伴双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