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途中作

东归途中作朗读

松橘苍黄覆钓矶,早年生计近年违。
老知风月终堪恨,贫觉家山不易归。
别岸客帆和雁落,晚程霜叶向人飞。
买臣严助精灵在,应笑无成一布衣。

下载这首诗
(1)
诗文归类:哲理启示
相关诗文:

东归途中作译文及注释

《东归途中作》

松橘苍黄覆钓矶,
早年生计近年违。
老知风月终堪恨,
贫觉家山不易归。

别岸客帆和雁落,
晚程霜叶向人飞。
买臣严助精灵在,
应笑无成一布衣。

中文译文:

松树和橘树苍黄掩盖着我曾经垂在钓矶上的鱼竿,
从早年的生活改为近年的离开。
老了之后才懂得风光月色,实在可叹。
虽然贫穷,我觉得家中的山也不容易回去。

对岸的客船和雁群相继离去,
夜晚中,霜叶飘向过往旅人。
买臣严助的诗句依然飘洒在空气中,
应该嘲笑我这一生毫无建树。

诗意和赏析:

罗隐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诗歌描写了他东归途中的心情和境遇。诗中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借此凸显了作者自身的境况和心绪。

诗中的松橘、钓矶、客帆、雁落等形象都给人一种寂寞、冷落的感觉。松橘苍黄,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荏苒,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作者曾经的悠闲和热情的岁月已逝。早年生计近年违,表达了作者过去的生活状态与现在的变故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中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对家乡的眷念也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迷茫。老知风月终堪恨,贫觉家山不易归,表达了对尽管老来看得最明,但却错过了年少时光的遗憾,也有对贫穷生活和离乡之痛的感叹。

整首诗以抒发作者内心郁结情感为主旨,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追求的无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内心的落寞和孤独,也透露出对华丽和成功生活的渴望。诗中的一布衣,则是展示了作者身份低微,经历平凡的人生,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不屑。

整首诗意味深长,意蕴丰富,是一首充满诗性和社会批判意义的佳作。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社会观照和自身心境的矛盾。

东归途中作读音参考

dōng guī tú zhōng zuò
东归途中作

sōng jú cāng huáng fù diào jī, zǎo nián shēng jì jìn nián wéi.
松橘苍黄覆钓矶,早年生计近年违。
lǎo zhī fēng yuè zhōng kān hèn,
老知风月终堪恨,
pín jué jiā shān bù yì guī.
贫觉家山不易归。
bié àn kè fān hé yàn luò, wǎn chéng shuāng yè xiàng rén fēi.
别岸客帆和雁落,晚程霜叶向人飞。
mǎi chén yán zhù jīng líng zài, yīng xiào wú chéng yī bù yī.
买臣严助精灵在,应笑无成一布衣。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

罗隐诗文推荐

锺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高亭暮色中,往事更谁同?水谩矜天阔,山应到此穷。病怜京口酒,老怯海门风。唯有言堪解,何由见远公。

思量前事不堪寻,牢落余情满素琴。四海岂无腾跃路,一家长有别离心。道从汩没甘雌伏,迹恐因循更陆沈。寂寞谁应吊空馆,异乡时节独沾襟。簟卷两床琴瑟秋,暂凭前...

余声宛宛拂庭梅,通济渠边去又回。若使炀皇魂魄在,为君应合过江来。

一片丝罗□□□,洞房西室女工劳。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蜀锦谩夸声自贵,越绫虚说价功高。可中用作鸳鸯被,红叶枝枝不碍刀。

夏窗七叶连阴暗。,赖家桥上潏河边。细看月轮真有意,已知青桂近嫦娥。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谩英雄。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山雨霏微宿上亭,雨中...

泾溪石险人竞惧,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沈沦。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