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庙》是唐代吴融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古原上荒庙被莓苔掩藏,究竟是哪里传来喧喧鼓笛声。夕阳西下,鸟儿归巢,人们也都散去,野风吹起纸钱灰。
诗中描绘了一座位于荒原上的古老庙宇,已被厚厚的莓苔所覆盖。庙里突然传来喧喧的鼓笛声,使得诗人想知道庙所在的具体位置。随着夕阳西下,鸟儿纷纷回巢,人们也渐渐散去,只留下诗人自己。此时,野风吹拂起纸钱的灰尘,给人一种庙宇已经废弃的感觉。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荒庙的景象,其中映射了岁月的流逝和庙宇的冷寂。庙宇作为宗教的象征,本应是人们祈祷安宁、托付希望的地方,如今却被莓苔所掩盖,失去了昔日的繁华。然而,庙中的鼓笛声让诗人产生了疑问,也表达了人们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夕阳的西下和鸟儿的归巢,则进一步突显了庙宇的孤寂和冷落,人们和自然都逐渐远离了这个庙宇。
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和庙宇沉寂的感受,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和存在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庙宇的废弃与鼓笛声的喧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思。整首诗以朴实自然的语言,展示了唐代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人事无常的独特感悟。
yě miào
野庙
gǔ yuán huāng miào yǎn méi tái, hé chǔ xuān xuān gǔ dí lái.
古原荒庙掩莓苔,何处喧喧鼓笛来。
rì mù niǎo guī rén sàn jìn, yě fēng chuī qǐ zhǐ qián huī.
日暮鸟归人散尽,野风吹起纸钱灰。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