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目二首

即目二首朗读

万古离怀憎物色,几生愁绪溺风光。
废城沃土肥春草,野渡空船荡夕阳。
倚道向人多脉脉,为情因酒易伥伥。
宦途弃掷须甘分,回避红尘是所长。
动非求进静非禅,咋舌吞声过十年。
溪涨浪花如积石,雨晴云叶似连钱。
干戈岁久谙戎事,枕簟秋凉减夜眠。
攻苦惯来无不可,寸心如水但澄鲜。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即目二首译文及注释

《即目二首》

万古离怀憎物色,
几生愁绪溺风光。
废城沃土肥春草,
野渡空船荡夕阳。
倚道向人多脉脉,
为情因酒易伥伥。
宦途弃掷须甘分,
回避红尘是所长。
动非求进静非禅,
咋舌吞声过十年。
溪涨浪花如积石,
雨晴云叶似连钱。
干戈岁久谙戎事,
枕簟秋凉减夜眠。
攻苦惯来无不可,
寸心如水但澄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作者韩偓的感受和观察,描绘了他对人生和世态的思考。诗的第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世间万物的厌倦和离开的意愿。第二句则描述了他多年以来的愁绪和对风光的错觉。
在第三和第四句,作者用废弃的城市和荒芜的船只来描绘废墟和寂寞的景象,传达出作者在尘世中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作者的感情经历,他言语倚赖地向他人述说,酒成为他宣泄情感的工具。然而,为了保护自己的感情,他学会了隐藏自己,并放弃追求世俗的名利,以追求内心的悠闲。
最后几句则描绘了作者对世事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态度。他表示,进取和宁静都不是他所追求的,他已经咽下了自己的言语十年之久,水浊则无法见底,寸心却可以清澈透明。
整首诗透露出作者对世俗名利的厌恶和追求内心悠闲的渴望。他以对人生的阅历和观察为基础,表达了对世事的理解和自由的追求。他选择了一个人静静地过自己的日子,观察生活的点滴,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澈。

即目二首读音参考

jí mù èr shǒu
即目二首

wàn gǔ lí huái zēng wù sè, jǐ shēng chóu xù nì fēng guāng.
万古离怀憎物色,几生愁绪溺风光。
fèi chéng wò tǔ féi chūn cǎo,
废城沃土肥春草,
yě dù kōng chuán dàng xī yáng.
野渡空船荡夕阳。
yǐ dào xiàng rén duō mò mò, wéi qíng yīn jiǔ yì chāng chāng.
倚道向人多脉脉,为情因酒易伥伥。
huàn tú qì zhì xū gān fēn, huí bì hóng chén shì suǒ zhǎng.
宦途弃掷须甘分,回避红尘是所长。
dòng fēi qiú jìn jìng fēi chán, zé shé tūn shēng guò shí nián.
动非求进静非禅,咋舌吞声过十年。
xī zhǎng làng huā rú jī shí,
溪涨浪花如积石,
yǔ qíng yún yè shì lián qián.
雨晴云叶似连钱。
gān gē suì jiǔ ān róng shì, zhěn diàn qiū liáng jiǎn yè mián.
干戈岁久谙戎事,枕簟秋凉减夜眠。
gōng kǔ guàn lái wú bù kě, cùn xīn rú shuǐ dàn chéng xiān.
攻苦惯来无不可,寸心如水但澄鲜。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韩偓诗文推荐

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

鹅儿唼喋栀黄嘴,凤子轻盈腻粉腰。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去是黄昏后,归当胧腮时。衩衣吟宿醉,风露动相思。

余霞残雪几多在,蔫香冶态犹无穷。黄昏月下惆怅白,清明雨后寥梢红。树底草齐千片净,墙头风急数枝空。西园此日伤心处,一曲高歌水向东。

甚感殷勤意,其如阻碍何?隔帘窥绿齿,映柱送横波。老大逢知少,襟怀暗喜多。因倾一尊酒,聊以慰蹉跎。

朦胧犹记管弦声,噤痄余寒酒半醒。春暮日高帘半卷,落花和雨满中庭。

清暑帘开散异香,恩深咫尺对龙章。花应洞里寻常发,日向壶中特地长。坐久忽疑槎犯斗,归来兼恐海生桑。如今冷笑东方朔,唯用诙谐侍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