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一作僧应物诗)

龙潭(一作僧应物诗)朗读

激石悬流雪满湾,九龙潜处野云闲。
欲行甘雨四天下,且隐澄潭一顷间。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晚日见东山。
垂髯傥遇穆王驾,阆苑周流应未还。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龙潭(一作僧应物诗)译文及注释

《龙潭(一作僧应物诗)》是唐代诗人韦庄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龙潭的美景,以及作者隐居其中的心情。

诗意
这首诗词以写景的手法,描绘了龙潭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欣赏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情。

诗词中的人物“僧应物”可能是作者自谦之词,也可以理解为以僧人身份来观赏这一美景,表达了禅机相通的意境。

中文译文
激石悬流雪满湾,
九龙潜处野云闲。
欲行甘雨四天下,
且隐澄潭一顷间。
浪引浮槎依北岸,
波分晚日见东山。
垂髯傥遇穆王驾,
阆苑周流应未还。

激石悬流,雪覆满湾,
九条龙隐藏在山潭之间,野云自由漫游。
本欲旅行逃避四处纷争,
却先隐藏于这一顷清幽之地。
涌动的波浪推着渔船靠近北岸,
水面上的波纹映照着夕阳东边的山。
垂下的胡须,可遇到如穆王一样,

阆苑中游荡,可能还会遇见这个僧人。

赏析
这首诗词以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触,描绘了龙潭美景的壮丽之处。通过描写雪覆满湾、龙潜于潭、山水交错等景色,展现出清幽宁静的山水风貌。

诗中描写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倾慕之情,以及对纷扰世俗的厌倦。作者渴望远离喧嚣,回归自然,寄托了对宁静、清净生活的向往。

通过描绘波浪引船和夕阳映照山的图景,给人一种恬静的美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意境恢弘、宁静安详的自然画卷中。

整首诗注重景物的刻画,以极富想象力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尘世的厌倦之情。同时,通过以僧人的身份来观赏这一美景,凸显了诗人在面对纷扰世俗时,保持清静心境的追求和智慧。

总而言之,《龙潭(一作僧应物诗)》以其独特的山水诗意和含蓄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向往,并以此寄托了对纷繁世事的离愁别绪。

龙潭(一作僧应物诗)读音参考

lóng tán yī zuò sēng yìng wù shī
龙潭(一作僧应物诗)

jī shí xuán liú xuě mǎn wān, jiǔ lóng qián chù yě yún xián.
激石悬流雪满湾,九龙潜处野云闲。
yù xíng gān yǔ sì tiān xià,
欲行甘雨四天下,
qiě yǐn chéng tán yī qǐng jiān.
且隐澄潭一顷间。
làng yǐn fú chá yī běi àn, bō fēn wǎn rì jiàn dōng shān.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晚日见东山。
chuí rán tǎng yù mù wáng jià, làng yuàn zhōu liú yīng wèi hái.
垂髯傥遇穆王驾,阆苑周流应未还。

韦庄诗文推荐

绿树藏莺莺正啼,柳丝斜拂白铜堤,弄珠江上草萋萋。日暮饮归何处客,绣鞍骢马一声嘶,满身兰麝醉如泥。

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绿杨风送小莺声,残梦不成离玉枕。堪爱晚来韶景甚,宝柱秦筝方再品。青娥红脸笑来迎,又向海棠花下饮。

琐窗春暮,满地梨花雨。君不归来情又去,红泪散沾金缕。梦魂飞断烟波,伤心不奈春何。空把金针独坐,鸳鸯愁绣又窠。

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小楼高阁谢娘家。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柳吐金丝莺语早,惆怅香闺暗老。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

髻鬟狼籍黛眉长,出兰房,别檀郎。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

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借问女郎何处来?含嚬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