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时人相传是宝月道人后身也)

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时人相传是宝月道人后身也)朗读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清朝扫石行道归,林下眠禅看松雪。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云门绝石行道

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时人相传是宝月道人后身也)译文及注释

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

越山千万云门绝,
西僧貌古还名月。
清朝扫石行道归,
林下眠禅看松雪。

译文:

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

越过千万座山,云门一道不复有,
西方的僧人庄重古雅,被誉为明亮的月亮。
在清晨,他扫清庭院的石子,行走在归途中,
倒下在林间的禅坐,静静地观看松树上的雪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在云门寺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写山川云门的壮丽景色以及西方僧人的门第古雅之貌,展示了云门寺的特点。诗人通过写清晨僧人扫石行道归的情景,描绘了僧人朴素而清静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以眠禅观松雪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推崇,以及他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宁静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画面展示了云门寺的美景和僧人的宁静生活。诗人通过写“越山千万云门绝”的景色,展示了云门寺在山川之间的孤傲;通过写“西僧貌古还名月”的形象,展示了僧人的庄重与古雅。诗人运用清晨扫石、行道归的情景,表现了僧人的朴素生活态度。最后,诗人描写僧人倒下在林下禅坐,观看松树上的雪花,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推崇和他在自然中找到的心灵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描绘景色、人物和动作,展示了云门寺的美景和僧人的生活,传递出深邃的禅修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美好和修行的向往。

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时人相传是宝月道人后身也)读音参考

jì tí yún mén sì fàn yuè wú cè fáng shí rén xiāng chuán shì bǎo yuè dào rén hòu shēn yě
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时人相传是宝月道人后身也)

yuè shān qiān wàn yún mén jué, xī sēng mào gǔ hái míng yuè.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qīng cháo sǎo shí háng dào guī, lín xià mián chán kàn sōng xuě.
清朝扫石行道归,林下眠禅看松雪。

皎然诗文推荐

轻舸趣不已,东风吹绿蘋。欲看梅市雪,知赏柳家春。别意倾吴醑,芳声动越人。山阴三月会,内史得嘉宾。

良朋益友自远来,--严伯均万里乡书对酒开。--皎然子孙蔓衍负奇才,--疾(失姓)承颜弄鸟咏南陔,--澄(失姓)鼓腹击壤歌康哉。--巨川(失姓)

未到无为岸[2],空怜不系舟。东山白云意,岁晚尚悠悠。

夫春生若邪水,雨后漫流通。芳草行无尽,清源去不穷。野烟迷极浦,斜日起微风。数处乘流望,依稀似剡中。

清景不可失,寻君趣有余。身高避事后,道长问心初。出处名则异,游从迹何疏。吟看刻尽烛,笑卷读残书。露彩生笔砚,风音入庭除。平明仙侣散,觳觫动回车。

帝出于震,文明始敷。--潘述山岳降气,龟龙负图。--裴济爰有书契,乃立典谟。--皎然先知孔圣,飞步天衢。--汤衡汉承秦弊,尊儒尚学。--潘述百氏六经,九流七略。...

攲枕听寒更,寒更发还住。一夜千万声,几声到君处。

家在炎州往朔方,--疾(失姓)岂知于阗望潇湘。--澄(失姓)曾经陇底复辽阳,--巨川(失姓)更忆东去采扶桑。--皎然楂客三千路未央,--严伯均烛龙之地日无光。--疾(失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