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清平乐朗读

暂来还去。
轻似风头絮。
给俐相逢留不住。
何况相逢无处。
去时约略黄昏。
月华却到朱门。
别后几番明月,素娥应是消魂。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清平乐
相关诗文:

清平乐译文及注释

《清平乐》是宋代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平乐

暂来还去。轻似风头絮。
给俐相逢留不住。何况相逢无处。
去时约略黄昏。月华却到朱门。
别后几番明月,素娥应是消魂。

译文:

暂时来了又离去。轻盈如风中的絮。
给予聪慧的相逢无法挽留。更何况相逢的机会很少。
离去的时候大约是黄昏。月光却照耀在朱门上。
分别后几次明亮的月光,深思的人必然会被消磨得精神恍惚。

诗意:

《清平乐》描绘了一种短暂而无常的相逢和离别之情。诗中的人物相遇如风中的轻絮,虽然相见时刻短暂,却无法挽留。作者表达了相逢的机会很少,而且在分别时往往是黄昏时刻,月光却照亮了别离的朱门。诗末作者暗示,分别之后的几次明亮的月光,必然会使思念的人陷入消魂的境地。

赏析:

《清平乐》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人生中短暂而珍贵的相逢和离别的主题。诗中的“暂来还去”表达了相逢的短暂性和无常性,人们仿佛只是匆匆经过,如同风中的薄絮。作者将相逢比喻为给予聪慧,暗示相遇之时的宝贵和难以把握。

诗中的“何况相逢无处”则反映了相逢的机缘很少,这种稀少性更加增添了相逢的珍贵感。同时,离别的时刻多发生在黄昏,黄昏的暗淡与月光的明亮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别离的痛苦和思念的情感。

诗末的“素娥应是消魂”巧妙地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暗示了分别后思念的人陷入了无法自拔的伤感。明亮的月光承载着人们的思念和回忆,使得离别之情更加深沉而悲切。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通过对相逢和离别的描绘,表达了生命中短暂而珍贵的相遇和无法挽留的离别,以及思念之情的消魂之苦。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体现了晏几道细腻而独特的艺术风格。

清平乐读音参考

qīng píng lè
清平乐

zàn lái huán qù.
暂来还去。
qīng shì fēng tou xù.
轻似风头絮。
gěi lì xiāng féng liú bú zhù.
给俐相逢留不住。
hé kuàng xiāng féng wú chǔ.
何况相逢无处。
qù shí yuē lüè huáng hūn.
去时约略黄昏。
yuè huá què dào zhū mén.
月华却到朱门。
bié hòu jǐ fān míng yuè, sù é yìng shì xiāo hún.
别后几番明月,素娥应是消魂。

晏几道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晏几道诗文推荐

题破香笺小砑红,诗篇多寄旧相逢。西楼酒面垂垂雪,南苑春衫细细风。花不尽,柳无穷。别来欢事少人同。凭谁问取归云信,今在巫山第几峰。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斗鸭池南夜不归,酒阑纨扇有新诗。云随碧玉歌声转,雪绕红琼舞袖回。今感旧,欲沾衣,可怜人似水东西。回头满眼凄凉事,秋月春风岂得知。

梅蕊新妆桂叶眉,小莲风韵出瑶池。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伤别易,恨欢迟,惜无红锦为裁诗。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星桥尚有期。

小令尊前风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手捻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花易落,月难圆,只应花月似欢缘。秦筝算有心情在,试写离声入旧弦。

碧藕花开水殿凉,万年枝外转红阳。升平歌管随天仗,祥瑞封章满御床。金掌露,玉炉香,岁华方共圣恩长。皇州又奏圜扉静,十样宫眉捧寿觞。

楚女腰肢越女腮,粉圆双蕊髻中开。朱弦曲怨愁春尽,渌酒杯寒记夜来。新掷果,旧分钗,冶游音信隔章台。花间锦字空频寄,月底金鞍竟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