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欢(梅)

万年欢(梅)朗读

心忆春归,似佳人未来,香径无迹。
雪里红梅,因甚早知消息。
百卉芳心正寂。
夜不寐、幽姿脉脉。
图清晓、先作宫妆,似防人见偷得。
真香媚情动魄。
算当时寿阳,无此标格。
应寄扬州,何郎旧曾相识。
花似何郎鬓白。
恐花笑、逢花羞摘。
那堪羌管惊心,也随繁杏抛掷。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万年欢(梅)译文及注释

《万年欢(梅)》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

心忆春归,似佳人未来,香径无迹。
我心中怀念着春天的归来,就像期待着一位佳人的到来,但花径上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雪里红梅,因甚早知消息。百卉芳心正寂。
红梅开在雪地中,为何早早地知道春天的消息?其他百花的心还在沉寂中。

夜不寐、幽姿脉脉。图清晓、先作宫妆,似防人见偷得。
夜晚无法入眠,幽静的美姿在心头盘旋。期待着天亮,先为自己打扮,仿佛是为了防止别人窥视偷窃。

真香媚情动魄。算当时寿阳,无此标格。
花儿散发着真正的芬芳,引起了情感的激荡。以当时的标准来看,没有哪朵花能与之相比。

应寄扬州,何郎旧曾相识。花似何郎鬓白。
应该寄给扬州,或许会寄给那个旧日相识的何郎。花儿就像何郎的白发一样。

恐花笑、逢花羞摘。那堪羌管惊心,也随繁杏抛掷。
担心花儿会嘲笑,遇到花儿会羞怯地摘取。如何能忍受那羌管的声音惊动心灵,也会像繁茂的杏花一样随风飘散。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红梅花的赞美。诗中描绘了红梅在雪地中开放的景象,以及诗人对红梅花的香气和美丽的追忆。诗人将红梅比喻为一位美丽的佳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纯洁美丽的追求。诗中还透露出一些忧伤和无奈,比如担心被他人发现自己对红梅花的爱慕之情,以及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整首诗词以红梅花为主题,通过对花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万年欢(梅)读音参考

wàn nián huān méi
万年欢(梅)

xīn yì chūn guī, shì jiā rén wèi lái, xiāng jìng wú jī.
心忆春归,似佳人未来,香径无迹。
xuě lǐ hóng méi, yīn shén zǎo zhī xiāo xī.
雪里红梅,因甚早知消息。
bǎi huì fāng xīn zhèng jì.
百卉芳心正寂。
yè bù mèi yōu zī mò mò.
夜不寐、幽姿脉脉。
tú qīng xiǎo xiān zuò gōng zhuāng, shì fáng rén jiàn tōu dé.
图清晓、先作宫妆,似防人见偷得。
zhēn xiāng mèi qíng dòng pò.
真香媚情动魄。
suàn dāng shí shòu yáng, wú cǐ biāo gé.
算当时寿阳,无此标格。
yīng jì yáng zhōu, hé láng jiù céng xiāng shí.
应寄扬州,何郎旧曾相识。
huā shì hé láng bìn bái.
花似何郎鬓白。
kǒng huā xiào féng huā xiū zhāi.
恐花笑、逢花羞摘。
nà kān qiāng guǎn jīng xīn, yě suí fán xìng pāo zhì.
那堪羌管惊心,也随繁杏抛掷。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诗文推荐

欲上南湖采舫嬉。还思北渚与岚漪。圆荷盖水垂杨暗,鸂鶒鸳鸯总下时。持此意,遣谁知。清波还照鬓间丝。西楼重唱池塘好,应有红妆敛翠眉。

百花含蓓东风里。南园小雨朱扉启。春色一年年。年年花共妍。清谈招隐去。莫认如宾处。华发好风光。林间此味长。

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人皆爱陈子,新雨尚能来。但使门多客,何嫌室自埃。弓旌无远野,城郭有遗才。底日常侯舍,传声四辈催。

丹碧沉沉虎豹闲,松幢引度九重关。人间未觉浑无路,天上还惊更有山。瑶草红泉供挹酌,金风白露送跻攀。良游自叹平生误,便欲归家鬓已斑。

无计河西寻杜家,海棠空咏去年花。烦君为谢郭少尹,欲买缠头迎犊车。

醉卧符离太守亭,别都弦筦记曾称。淮山杨柳春千里,尚有多情忆小胜。

停舟傍河浒,四顾尽荒原。日落狐鸣冢,天寒犬吠村。系帆凌震泽,抢雨入盘门。怅望夫差事,吴山閟楚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