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道山亭饯张椿老赴行在)

谒金门(道山亭饯张椿老赴行在)朗读

风露底石上岸巾愁起。
月到房心天似水。
乱峰清影里。
此去登瀛须记。
今夕道山同醉。
春殿明年人共指。
玉皇香案吏。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椿

谒金门(道山亭饯张椿老赴行在)译文及注释

《谒金门(道山亭饯张椿老赴行在)》是宋代张元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露底石上岸巾愁起。
月到房心天似水。
乱峰清影里。
此去登瀛须记。
今夕道山同醉。
春殿明年人共指。
玉皇香案吏。

诗意:
这首诗以金门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送别张椿老赴行在的离愁。诗中描绘了山中的景色,以及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人希望张椿能够记得登上瀛洲的这次旅行。最后几句提到了诗人与张椿老一起饮酒共醉的愉快时光,以及明年春天大家再次相聚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对相聚的期盼。其中,诗人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展现出山间的风露、月色和峰影,以及房中的心境。这些景物与情感的交融,使诗词更加生动而富有情感。

诗中的金门山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代表着远离尘世的仙境。诗人希望张椿能够记住此次前往瀛洲的旅行,暗示着瀛洲是一个理想的归宿,同时也暗含着对张椿的美好祝愿。

诗的最后几句描绘了诗人与张椿共饮和期待明年相聚的情景。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友情,让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温暖与亲切的感觉。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离别的忧愁和相聚的期盼,给人留下深刻而温暖的印象。

谒金门(道山亭饯张椿老赴行在)读音参考

yè jīn mén dào shān tíng jiàn zhāng chūn lǎo fù xíng zài
谒金门(道山亭饯张椿老赴行在)

fēng lòu dǐ shí shàng àn jīn chóu qǐ.
风露底石上岸巾愁起。
yuè dào fáng xīn tiān shì shuǐ.
月到房心天似水。
luàn fēng qīng yǐng lǐ.
乱峰清影里。
cǐ qù dēng yíng xū jì.
此去登瀛须记。
jīn xī dào shān tóng zuì.
今夕道山同醉。
chūn diàn míng nián rén gòng zhǐ.
春殿明年人共指。
yù huáng xiāng àn lì.
玉皇香案吏。

张元干诗文推荐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萼绿华家萼绿春。山瓶何处下青云。浓香气味已醺人。竹叶传杯惊老眼,松醪题赋倒纶巾。须防银字暖朱唇。

活国勋奇甚,平戎志未衰。肯从时论屈,自许世人知。豹尾遥临镇,蝉冠暂祝厘。天将擒颉利,露布舍公谁。

清山浮碧。细风丝雨,新愁如织。慵试春衫,不禁宿酒,天涯寒食。归期莫数芳辰,误几度、回廊夜色。入户飞花,隔帘双燕,有谁知得。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乍惊帘幕,香绕屏山角。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微云红衬馀霞绮。明星碧浸银河水。猗枕画檐风。愁生草际蛩。雁行离塞晚。不道衡阳远。归恨隔重山。楼高莫凭栏。

百六古今有,两宫开闢无。兴师诚刷耻,奋袂竞捐躯。必挟三灵助,能令万国孚。九宫驱六甲,何患五单于。

雏莺初转斗尖新。双蕊花娇掌上身。总解满斟偏劝客,多生俱是绮罗人。回波偷顾轻招拍,方响底敲更合?。豆蔻梢头春欲透,情知巫峡待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