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嫦娥,当初谁种婆娑树。
空中呈露。
不坠凡花数。
却爱芗林,便似蟾宫住。
清如许。
醉看歌舞。
同在高寒处。
借问嫦娥,当初谁种婆娑树。空中呈露。不坠凡花数。却爱芗林,便似蟾宫住。清如许。醉看歌舞。同在高寒处。
这首诗词《点绛唇(和向芗林木犀)》是宋代诗人杨无咎创作的。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以及诗意和赏析:
借问嫦娥,当初谁种婆娑树。
我想问问嫦娥,当初是谁在这婆娑的地方种下这棵树。
婆娑树是指美丽的女子,这里暗指作者所仰慕的女子。
空中呈露。不坠凡花数。
空中的露珠晶莹剔透,不下凡间花朵的数量。
这里作者用露珠来比喻女子的美丽,说她的美丽超越了常人,如同天上的露珠般珍贵。
却爱芗林,便似蟾宫住。清如许。
但是她却宠爱芗林,就像是住在蟾宫一般。
这里芗林可能指的是一个幽静的地方,与蟾宫相对,表示女子高雅清幽的性格和生活方式。
醉看歌舞。同在高寒处。
陶醉地观看歌舞,共处在高寒之地。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女子高洁美丽、令人陶醉的情感,同时也可能隐含了对女子高贵出众的身份地位的向往。
这首诗词充满了宋代诗歌的特点,包括婉约、抒怀、崇尚女性之美等元素。通过嫦娥、婆娑树、芗林、蟾宫等意象的运用,诗人抒发了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和仰慕之情。整首诗以清新、高远、陶醉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对女子美丽的讴歌,以及对高贵、高洁、高雅生活的向往。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爱情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美丽女子与自然相融合,展现出深沉的情感和文学艺术的魅力。
diǎn jiàng chún hé xiàng xiāng lín mù xī
点绛唇(和向芗林木犀)
jiè wèn cháng é, dāng chū shuí zhǒng pó suō shù.
借问嫦娥,当初谁种婆娑树。
kōng zhōng chéng lù.
空中呈露。
bù zhuì fán huā shù.
不坠凡花数。
què ài xiāng lín, biàn shì chán gōng zhù.
却爱芗林,便似蟾宫住。
qīng rú xǔ.
清如许。
zuì kàn gē wǔ.
醉看歌舞。
tóng zài gāo hán chù.
同在高寒处。
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蟾宫仙种,几日飘鸳甃。密叶绣团栾,似翦出、佳人翠袖。叶间金粟,蔌蔌糁枝头,黄菊嫩,碧莲披,独对秋容瘦。浓香馥郁,庭户宜熏透。十里远随风,又何必、凭阑细...
五云楼阁蓬瀛路。空相望、无由去。弱水渺茫谁可渡。君家徐福,荡舟寻访,却是曾知处。群仙应问来何暮。说与荣归锦封句。句里丁宁天已许。要教强健,召还廊庙,永...
闰余有何好,一岁两中秋。霁云卷尽,依旧银汉截天流。长记芗林堂上,静对小山丛桂,尊俎许从游。遥想此时兴,不减上南楼。引玉觞,看金饼,水云头。醉听哦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