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

感皇恩朗读

风雨揽元宵,收灯方了。
深院红莲尚围绕。
德星同聚,更有祥光临照。
始知真洞府,春长好。
应是化工,偏怜衰老。
剩把青藜作荣耀。
正须沈醉,拚却玉山频倒。
寄声更漏子,休催晓。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感皇恩
相关诗文:

感皇恩译文及注释

《感皇恩》

风雨揽元宵,收灯方了。
深院红莲尚围绕。
德星同聚,更有祥光临照。
始知真洞府,春长好。
应是化工,偏怜衰老。
剩把青藜作荣耀。
正须沈醉,拚却玉山频倒。
寄声更漏子,休催晓。

中文译文:
感受皇恩
风雨中揽住元宵,收起灯火方才了结。
深院中红莲依然盛开。
美德之星聚集,还有吉祥之光降临。
才知道真正的洞府,春天持久美好。
应该是化工之力,特别怜惜衰老。
仅剩下青藜作为光荣。
正需要陶醉其中,不断战胜玉山的频繁倒塌。
寄声于更漏子,不要催促天明。

诗意和赏析:
这首宋代史浩的《感皇恩》是一首描写皇恩和人生感悟的诗词。诗人通过描绘元宵节时的风雨和灯火,表达了对皇恩的感受与感激。风雨中揽住元宵,收灯是元宵节的传统活动,也象征着对节日的热爱和珍惜。深院中盛开的红莲则是一种象征吉祥和美好的花朵,它们围绕着诗人,让他感受到皇恩的光辉和庇佑。

诗中提到的“德星”指代皇恩所象征的美德之星,这些美德汇聚在一起,带来了吉祥的光辉。诗人从中体会到真正的洞府,暗示着皇恩的庇佑如同天堂一般美好,而春天的长久也给予人们希望和喜悦。

诗人在其中也表达了对衰老的怜惜,将衰老比作化工,表示对老去岁月的感慨和无奈。然而,诗人并不因衰老而放弃,而是将剩下的岁月视为光荣,用青藜来象征。

最后两句“正须沈醉,拚却玉山频倒。寄声更漏子,休催晓。”表达了诗人的心境。诗人需要陶醉于皇恩之中,不断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就像坚定地将玉山重新建起。寄声于更漏子,表示诗人将自己的心声寄托于更漏,不催促黎明的到来,体现了对安宁和宁静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元宵节的景象和对皇恩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衰老的思考,同时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困境的坚持。

感皇恩读音参考

gǎn huáng ēn
感皇恩

fēng yǔ lǎn yuán xiāo, shōu dēng fāng le.
风雨揽元宵,收灯方了。
shēn yuàn hóng lián shàng wéi rào.
深院红莲尚围绕。
dé xīng tóng jù, gèng yǒu xiáng guāng lín zhào.
德星同聚,更有祥光临照。
shǐ zhī zhēn dòng fǔ, chūn zhǎng hǎo.
始知真洞府,春长好。
yìng shì huà gōng, piān lián shuāi lǎo.
应是化工,偏怜衰老。
shèng bǎ qīng lí zuò róng yào.
剩把青藜作荣耀。
zhèng xū shěn zuì, pàn què yù shān pín dào.
正须沈醉,拚却玉山频倒。
jì shēng gēng lòu zi, xiū cuī xiǎo.
寄声更漏子,休催晓。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史浩诗文推荐

翠馆银罂下紫清。内家闻说庆嘉平。柳条萱草眼偏明。小阁数杯成酩酊,醒来不爱佩环声。为通幽梦到蓬瀛。

莫惜清尊长在手。圣朝化洽民康阜。说与渔家知得否。齐稽首。太平天子无疆寿。

济涉还渠渔父子。生涯只在烟波里。练静忽然风又起。赢得底。吹来别浦看桃李。

白鹭栖烟一点明,皎然压倒语全清。莫言后代无人继,仗锡行将擅此名。

一引修鳞吾事了。棹船归去歌声杳。门俯清湾山更好。眠到晓。鸣榔艇子方云扰。

荧荧巨阙。左右凝霜雪。且向玉阶掀舞,终当有、用时节。唱彻。人尽说。宝此制无折。内使奸雄落胆,外须遣、豺狼灭。

渔舟之子来何所。尽相猜相语。夜宿玉堂空,见火轮飞舞。凡心有虑尚依然,复归指、维舟沙浦。回首已茫茫,叹愚迷不悟。

我是柘枝娇女。□□多风措。□□□、□住深□,妙学得柘枝舞。□□头戴凤冠,□□□纤腰束素。□□遍体锦衣装,来献呈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