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二十四则·含蓄

诗品二十四则·含蓄朗读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是有真宰,与之沈浮。
如渌满酒,花时返秋。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
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理论
相关诗文:

诗品二十四则·含蓄译文及注释

诗品二十四则·含蓄翻译

不用文字明确表达,就能显示生活的美妙。
文辞虽未说到苦难的情状,读时却使人十分哀伤。
事物存在着实在的情理,作品和它一起沉浮呼吸。
含蓄,就像漉酒时酒汁渗漏不尽,又如同花开时遇到满天霜气。
空中的沙尘游荡不定,海里的泡沫飘荡涌流。
万物不断变化聚散,诗歌需要博采精收。

诗品二十四则·含蓄赏析

翟帅

  唐代是中国诗歌文化发展的巅峰,不论是从诗人规模还是作品质量上,再没有哪个时期能望其项背。这一时期,诗歌理论发展也达到了一个巅峰,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部着重探讨诗歌美学问题的理论著作也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

  《含蓄》一则是《二十四诗品》的第十一品,是全书最具文采的篇章之一,向来为人所称道。既名曰“含蓄”,下笔就不能太露骨,提出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作诗也好,行文也罢,神韵首先是摆在第一位的,就是要让读者品出“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来。紧接着,为具体阐述这种思想,作者首先举了个例子,“语不涉难,已不堪忧”:在措辞上没有苦大仇深的句子,但蕴含在字间的忧患就足以让人唏嘘不已,以文已尽而意有余,回味无穷为上。

  第二段是在第一段基础上的递进,主要是想说明含蓄所要达到的境界,“是有真宰,与之沈浮”。所谓的“真宰”语出《庄子•齐物论》,即指万物运行的内在规律,在此则是指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含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作品的“沈浮”而“与之”,须得自然。如酒之溢出于器,虽已积满,而仍不休;抑如花之将绽,遇有秋寒之气,则必放慢其速,含而不露。这两个比喻,不仅切合命题,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说这则很有文采。

  文到第三段而境界始大,空中之尘、海中之沤,无穷无尽,而诗人只要取其九牛之一毛,也就理解他们的特质了。进而以一驭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而末句之“万取一收”与首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一纲领性判断相照应,这也正是一种含蓄的笔法。

诗品二十四则·含蓄读音参考

shī pǐn èr shí sì zé hán xù
诗品二十四则·含蓄

bù zhe yī zì, jǐn dé fēng liú.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yǔ bù shè nán, yǐ bù kān yōu.
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shì yǒu zhēn zǎi, yǔ zhī shěn fú.
是有真宰,与之沈浮。
rú lù mǎn jiǔ, huā shí fǎn qiū.
如渌满酒,花时返秋。
yōu yōu kōng chén, hū hū hǎi ōu.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
qiǎn shēn jù sàn, wàn qǔ yī shōu.
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司空图诗文推荐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何如尊酒,日往烟萝,花复茆檐,疏雨相过。倒酒即尽,杖黎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涓涓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竹,隔溪鱼舟。可人如玉,步渫寻幽,载瞻载止,空碧悠悠。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绿林野室,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观化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处得易狂。天风浪浪,海风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雾余水畔,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樽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水流花开,清露未□,要路愈远,幽行为迟。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与道俱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惟性所宅,直取弗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自适,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