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斛珠(有寄)

一斛珠(有寄)朗读

平塘玉立。
薄罗飞起层层碧。
人心不似花心密。
待要相逢,未必相逢得。
袜尘不动何曾湿。
芙蓉桥上曾相识。
舻声摇去江声急。
西北高楼,回首浮云隔。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一斛珠
相关诗文:

一斛珠(有寄)译文及注释

《一斛珠(有寄)》是宋代诗人王质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塘玉立。
薄罗飞起层层碧。
人心不似花心密。
待要相逢,未必相逢得。
袜尘不动何曾湿。
芙蓉桥上曾相识。
舻声摇去江声急。
西北高楼,回首浮云隔。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一段恋人之间的离别情景。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心的复杂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诗人以平塘的景色为背景,借助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内心的情感。

赏析:
诗的开篇写道"平塘玉立",描绘了平坦的水面上映照着高耸的楼阁,营造出宁静和美丽的氛围。接着,诗人用"薄罗飞起层层碧"来形容飞舞的轻纱,增添了一层层碧绿色的层次感,使诗词更加细腻动人。

然而,诗人在第三句"人心不似花心密"中表达了人心的复杂性。花心密集而繁复,而人心却不如此,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交往并不像花朵那样简单和纯粹。接下来的两句"待要相逢,未必相逢得。袜尘不动何曾湿"表达了情侣之间的分离和相见不易,以及长时间的等待和思念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诗人与恋人在芙蓉桥上曾经相遇的场景,但现在他们已经分别,船声摇去,江声急促。最后两句"西北高楼,回首浮云隔"表达了诗人回首看着远处的高楼,感叹云彩的遮挡,象征着他们之间的隔阂和离别。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离愁。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情感的交融,诗人成功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情感和无法预测的命运。该诗以其精致的描写和深远的情感而受到赞赏。

一斛珠(有寄)读音参考

yī hú zhū yǒu jì
一斛珠(有寄)

píng táng yù lì.
平塘玉立。
báo luó fēi qǐ céng céng bì.
薄罗飞起层层碧。
rén xīn bù shì huā xīn mì.
人心不似花心密。
dài yào xiāng féng, wèi bì xiāng féng dé.
待要相逢,未必相逢得。
wà chén bù dòng hé zēng shī.
袜尘不动何曾湿。
fú róng qiáo shàng céng xiāng shí.
芙蓉桥上曾相识。
lú shēng yáo qù jiāng shēng jí.
舻声摇去江声急。
xī běi gāo lóu, huí shǒu fú yún gé.
西北高楼,回首浮云隔。

王质

王质,字华卿,太原祁人。五代祖通,字仲淹,隋末大儒,号文中子。通生福祚,终上蔡主簿。福祚生勉,登进士第,制策登科,位终宝鼎令。勉生怡,终渝州司户。怡生潜,扬州天长丞。质则潜之第五子。少负志操,以家世官卑,思立名于世,以大其门。寓居寿春,躬耕以养母,专以讲学为事,门人受业者大集其门。年甫强仕,不求闻达,亲友规之曰:“以华卿之才,取名位如俯拾地芥耳,安自苦于亹茸者乎?扬名显亲,非耕稼可致也。”质乃白于母,请赴乡举。...

王质诗文推荐

整顿乾坤,恨无袖、回旋不足。须付与、腰金叠赤,面槐参绿。功业岂无人可了,英豪自有心相伏。自孤窗、寒烛听经纶,常三复。举大白,倾醽醁。为公起,歌此曲。曲...

寂寥金谷涧,花发旧时园。人事空怀古,烟霞此独存。管弦非上客,歌舞少王孙。繁蕊风惊散,轻红鸟乍翻。山川终不改,桃李自无言。今日经尘路,凄凉讵可论。

一个茅庵,三间七架。两畔更添两厦。倒坐双亭平分,扶阑两下。门前数十丘罢稏。塍外更百十株桑柘。一溪活水长流,余波及、蔬畦菜把。便是招提与兰若。时钞疏乡...

莽莽云平,都不辨、近山远水。尽徘徊、尚留波面,未归湾尾。浪猛深深鸥抱稳,波寒缩缩鱼沈底。恐狂风、颠雨岸多摧,舟难舣。船篷重,拖不起。蓑衣湿,森如洗。想...

拂拂春风入马蹄。□驻绿杨堤。绿杨堤上乳莺啼。声声怨、怨春归。而今一似花流水,踪迹任东西。利成名遂在何时。早赢得、两分飞。

八字山头来较晚,彩云未散南楼。夕阳千丈映帘钩。君侯如欲老,江水莫教流。扇底清歌尘不动,胡床明月清秋。天浆为浪玉为舟。酒阑君便起,归去立班头。

雨润梨花雪未干。犹自有春寒。不如且住,清明寒食,数日之间。想君行尽嘉陵水,我已下江南。相看万里,时须片纸,各报平安。

征雁年来得几回。春风无雁带书归。故应春瘦减春衣。花柳伤心经岁月,江湖无梦失津涯。到家无树不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