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不如心白,形还似木枯。
众缘闲处尽,一念看来孤。
天已容疏拙,禅应离有无。
余生当落日,步步是归途。
发不如心白,形还似木枯。众缘闲处尽,一念看来孤。天已容疏拙,禅应离有无。余生当落日,步步是归途。
《山居》
发不如心白,形还似木枯。
众缘闲处尽,一念看来孤。
天已容疏拙,禅应离有无。
余生当落日,步步是归途。
译文:
头发不如内心明白,外貌仍然像枯木。
与众缘在宁静之处终尽,一个念头看来是孤独的。
天空已经容纳了我的粗糙和愚拙,修行应当超越有与无。
余下的生命就像夕阳一样,每一步都是回家的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明代禅宗大师憨山大师创作的作品,表达了他在山居修行中的心境和人生感悟。
诗的开头,“发不如心白,形还似木枯”,表达了憨山大师内心的明亮和外貌的朴实。他的内心清澈明白,比外貌更加真实和美好。
接下来的两句,“众缘闲处尽,一念看来孤”,表达了他在禅修中与尘世的缘分逐渐消逝,只剩下孤独的一念。这里的“一念”指的是禅修中追求心灵觉醒的精神状态。
下半部分的“天已容疏拙,禅应离有无”,表达了憨山大师对自身的接纳和禅修的目标。他认识到自己的粗糙和愚拙已经被天地容纳,而禅修的目标是超越对有和无的执著,达到超越世俗的境地。
最后两句,“余生当落日,步步是归途”,表达了他对余下的生命的看法和对归宿的期待。他将余下的日子比作夕阳,每一步都是回家的路,暗示着他对归一、回归本源的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憨山大师在山居修行中对内心明亮和外貌朴实的理解,以及对禅修境界和人生归宿的思考。这首诗词体现了禅宗的思想,强调内心的觉醒和追求超越世俗的境地,具有深刻的禅意和哲理价值。
shān jū
山居
fā bù rú xīn bái, xíng hái shì mù kū.
发不如心白,形还似木枯。
zhòng yuán xián chù jǐn, yī niàn kàn lái gū.
众缘闲处尽,一念看来孤。
tiān yǐ róng shū zhuō, chán yīng lí yǒu wú.
天已容疏拙,禅应离有无。
yú shēng dāng luò rì, bù bù shì guī tú.
余生当落日,步步是归途。
今朝五十八,明日五十九。未来不可思,过去何所有。世相空里花,毁誉镜中丑。不推羊鹿车,喜随牛马走。自愧膝穿芦,却怪肘生柳。发散少冠束,面厚多尘垢。战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