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朗读

昨夜窗前风月时,数竿疏影响书帏。
今朝拓向溪藤上,犹觉秋声笔底飞。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风月影响书帏溪藤
相关诗文:

竹译文及注释

《竹》是明代徐渭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昨夜窗前风月时,
数竿疏影响书帏。
今朝拓向溪藤上,
犹觉秋声笔底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风月美好的夜晚,坐在窗前,感受到竹影婆娑的景象。竹子的影子在窗帘上投下稀疏的斑驳,给人以一种宁静的感觉。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在第二天早晨将这个美景拓印到溪边的藤上,以便将这种秋天的声音带到自己的作品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影和秋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敏感和对艺术的追求。首先,诗中的“昨夜窗前风月时”,表明作者在一个风清月明的夜晚感受到了竹子的美丽景象。竹子是中国文人常用的意象之一,以其高洁、坚韧和谦逊的品质而受到推崇。其次,诗中的“数竿疏影影响书帏”形象地描绘出竹影在书房中的景象,给人以宁静和安详的感觉,与夜晚的风月相得益彰。

后半部分的诗句“今朝拓向溪藤上,犹觉秋声笔底飞”则展示了作者的艺术追求。拓印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通过将自然景物的形状印在纸上,可以永久地保存下来。这里,作者将竹子的美景拓印到溪边的藤上,意味着他想将这种美景和秋天的声音带到自己的作品中。诗的最后一句“犹觉秋声笔底飞”表达了作者在写作时,感受到秋天的声音如同飞舞的笔尖,灵感源源不断地流淌。

整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竹子的美丽景象和秋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对艺术的追求。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徐渭创造了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艺术的美妙。

竹读音参考

zhú

zuó yè chuāng qián fēng yuè shí, shù gān shū yǐng xiǎng shū wéi.
昨夜窗前风月时,数竿疏影响书帏。
jīn zhāo tà xiàng xī téng shàng, yóu jué qiū shēng bǐ dǐ fēi.
今朝拓向溪藤上,犹觉秋声笔底飞。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徐渭诗文推荐

沈子报仇塞外行,一诧便得千黄金。买马买鞍意不惬,更买五尺番家铁。镂金小字半欲灭,付与碧眼译不出。细瓦厂中多狐狸,京师夜行不敢西。叔子佩之只一过,黄蒿连...

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却从梅月横三弄,细搅松风炧一灯。合向吴侬彤管说,好将书上玉壶冰。

飞将远提戎,翩翩气自雄。椎牛千嶂外,骑象百蛮中。铜柱华封尽,昆池汉凿空。雁飞真不到,何处寄秋风。

六树梨花打百球,昔年曾记柳桥头。娇来靥靥西施粉,冷伴年年燕子楼。不受三郎催羯鼓,好当一梦入罗浮。今来斫尽谁家圃,鼙负山人扁额休。

御史别淳于,金钗堕长夜。五斗不湿唇,双鬟抱垆泻。笑杀斗升肠,耳热索秆蔗。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石蜜偷将结,他鸡伏不成。千林黄鹄卵,一市楚江萍。旨夺秋厨腊,鲜专夏碗冰。上元灯火节,一颗百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