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朗读

三晋连年苦被兵,九重拊髀忆豪英。
诏书更不从中御,万里长城一委卿。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诏书
相关诗文: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译文及注释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是唐顺之所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三晋地区多年来饱受战乱之苦,以及诗人对曾经的英雄豪杰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三晋连年苦被兵,
九重拊髀忆豪英。
诏书更不从中御,
万里长城一委卿。

诗意:
这首诗词反映了唐顺之对于三晋地区多年来不断遭受战乱之苦的感叹和思念。"三晋"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山西、山东、河北地区,这些地方在明代常年受到战乱的困扰。诗中,诗人回忆起了曾经的英雄豪杰,表达了对他们的怀念之情。

赏析:
1. 诗词的开篇写出了三晋地区长期以来被战乱所折磨的痛苦。"三晋连年苦被兵"直接表达了地区居民多年来所受的苦难。这种苦难和痛苦在诗词中通过简练而形象的表达方式得以体现。

2. 诗词的第二句"九重拊髀忆豪英"则表达了诗人对曾经的英雄豪杰的怀念之情。"九重"指的是古代官员的居所,这里指的是三晋地区的官员。"拊髀"表示诗人拍击自己的大腿,表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通过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和英雄人物的追忆,展现了他对于当下困境的无奈和焦虑。

3. 第三句"诏书更不从中御"表达了诗人对朝廷不予理会的失望与愤慨。诗中的"诏书"指的是朝廷下达的命令,"从中御"表示朝廷未能采纳诗人的建议或请求。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的不满与失望,认为朝廷在解决战乱问题上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

4. 最后一句"万里长城一委卿"通过"万里长城"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于保卫边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委卿"表示把责任交给他人,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愿意担当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并将其愿望寄托于对长城的描述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战乱苦难的描绘和对英雄豪杰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局势的关切与忧虑,以及对于保家卫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它既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乱的深刻认识,又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望。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读音参考

sāi xià qū zèng wēng dōng yá shì láng zǒng zhì shí shǒu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

sān jìn lián nián kǔ bèi bīng, jiǔ zhòng fǔ bì yì háo yīng.
三晋连年苦被兵,九重拊髀忆豪英。
zhào shū gèng bù cóng zhōng yù, wàn lǐ cháng chéng yī wěi qīng.
诏书更不从中御,万里长城一委卿。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唐顺之诗文推荐

梯悬半绠哨台高,胡汉邻家隔一壕。数日虏中无动静,吉囊东去战黄毛。

少年意气王千斤,铁棒曾穿万虏群。壮士从来不病死,孤儿今属羽林军。

千金买士却何为,一间过于十万师。黠虏欲逃头可购,名王未猎客先知。

太师昔日定南荒,亲把长缨系莫王。寄语老胡须自爱,射飞休得近边墙。

君侯生长在炎洲,塞外层冰草木愁。祇怜军士犹寒色,腊尽辕门不御裘。

奏凯归来拜冕旒,霍家襁褓更封侯。因风为报单于道,汉阙方枭越尉头。

汉皇有道伏羌胡,南粤何知擅一隅。万里出师将问罪,不因大海富明珠。

老杨自是关东客,短衣长躯枣红面。千里随身丈八矛,到处寻人斗轻健。谓余儒生颇好武,一揖滚滚发雄辩。坐惊平地起波涛,蠕蠕龙蛇手中现。拨开双龙分海嬉,攒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