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总持寺阁

登总持寺阁朗读

香阁起崔嵬,高高沙版开。
攀跻千仞上,纷诡万形来。
草间商君陌,云重汉后台。
山从函谷断,川向斗城回。
林里春容变,天边客思催。
登临信为美,怀远独悠哉。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登总持寺阁译文及注释

登上总持寺阁,香气弥漫,宏伟的阁楼展开。攀爬千仞高峰,世界上千奇百怪的形态纷至沓来。在绿草丛中走过商君陌,云雾重重遮挡了汉后台。山势从函谷处截断,江水绕着斗宿城回旋。林中的春色骤然变幻,令天边的游人思念之情更加迫切。登上高峰眺望,是一种美妙的享受,怀抱远方的忧思,独自悠哉自得。

中文译文:登上总持寺阁,香气弥漫,美丽的楼阁展开。攀爬千仞高峰,形态各异的景象接连不断。在绿草丛间穿行商君陌,云雾密布遮住了汉后台。山势从函谷处戛然而止,江水绕着斗宿城回转。树林中的春景瞬息万变,让远方的游人情思加重。登上高峰信为美,怀抱远方独自悠哉。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总持寺阁的景象,令人感受到登上高峰的壮丽和欣赏自然美景的愉悦。通过描述阁楼、高峰、绿草、云雾等元素,展示了自然景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其中也融入了对远方的思念和独自忧思的情感。

赏析:这首诗以豪放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远方的思念。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凭借着生动的笔触和形象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通过对山水、云雾、绿草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宏大和多样性的认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远方的渴望和孤独的情感,使得整个诗篇更显深入。这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又表达了对远方思乡之情,使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自然的美,也能共鸣其中的情感。

登总持寺阁读音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诗文推荐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蜺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忆昨闻佳境,驾言寻昔蹊。非惟初物变,亦与旧游暌。幽渚为君说,清晨即我携。途深独睥睨,历险共攀跻。林笋苞青箨,津杨委绿荑。荷香初出浦,草色复缘堤。乐处将...

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及此云山去,窅然岩径好。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清谐欣有得,幽闲欻盈抱。我本玉阶侍,偶访金仙道。兹焉求卜筑,所过皆神造。岁晚林...

家受专门学,人称入室贤。刘桢徒有气,管辂独无年。谪去长沙国,魂归京兆阡。从兹匣中剑,埋没罢冲天。

汉王思钜鹿,晋将在弘农。入蜀举长算,平吴成大功。与浑虽不协,归皓实为雄。孤绩沦千载,流名感圣衷。万乘度荒陇,一顾凛生风。古节犹不弃,今人争效忠。

眷言感忠义,何有间山川。徇节今如此,离情空复然。皇心在勤恤,德泽委昭宣。周月成功后,明年或劳还。

林居逢岁晏,遇物使情多。蘅茝不时与,芬荣奈汝何。更怜篱下菊,无如松上萝。因依自有命,非是隔阳和。

上苑春先入,中园花尽开。唯馀幽径草,尚待日光催。

返回顶部 切换深色主题 在线分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