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岭势巍巍,莲峰太华齐。
凭栏红日早,回首白云低。
松柏月中老,猿猴物外啼。
禅师吟绝后,千古指人迷。
登岭势巍巍,莲峰太华齐。凭栏红日早,回首白云低。松柏月中老,猿猴物外啼。禅师吟绝后,千古指人迷。
《半山亭》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登岭势巍巍,莲峰太华齐。
凭栏红日早,回首白云低。
松柏月中老,猿猴物外啼。
禅师吟绝后,千古指人迷。
中文译文:
登上半山亭,山势雄伟壮丽,莲花峰与太华山齐峙。
倚栏杆,红日早已升起,回首望去,白云低垂。
松树和柏树在月光中显得古老沧桑,猿猴在远处啼叫。
禅师吟咏结束之后,指引着千古迷惑的人们。
诗意和赏析:
《半山亭》是苏轼在游览半山亭时的所感所思。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思想情感,展现了苏轼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首句“登岭势巍巍,莲峰太华齐”,描绘了山峰的雄伟壮丽之势,莲花峰与太华山并列,表现了苏轼对大自然的景观的赞叹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凭栏红日早,回首白云低”,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禅悟和对人生的思考。红日升起,诗人倚栏而望,回首望去,白云低垂,形成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
第四句“松柏月中老,猿猴物外啼”,通过描绘松柏树在月光下的古老形象和远处猿猴的啼叫声,给诗词增添了一种静谧和禅意,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人世的疑问。
最后两句“禅师吟绝后,千古指人迷”,表达了苏轼对禅宗智慧和诗歌力量的崇敬。禅师吟咏结束后,他的诗歌指引着千古迷惑的人们,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索。
整首诗词以景写情,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诗人的感悟,抒发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并融入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寄寓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追寻。
bàn shān tíng
半山亭
dēng lǐng shì wēi wēi, lián fēng tài huá qí.
登岭势巍巍,莲峰太华齐。
píng lán hóng rì zǎo, huí shǒu bái yún dī.
凭栏红日早,回首白云低。
sōng bǎi yuè zhōng lǎo, yuán hóu wù wài tí.
松柏月中老,猿猴物外啼。
chán shī yín jué hòu, qiān gǔ zhǐ rén mí.
禅师吟绝后,千古指人迷。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