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左丞挽歌二首

张左丞挽歌二首朗读

素旆低寒水,清笳出晓风。
鸟来伤贾傅,马立葬滕公。
松柏青山上,城池白日中。
一朝今古隔,唯有月明同。
祸集钩方失,灾生剑忽飞。
无由就日拜,空忆自天归。
门吏看还葬,宫官识赐衣。
东堂哀赠毕,从此故臣稀。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张左丞挽歌二首译文及注释

《张左丞挽歌二首》是唐代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素旆低寒水,清笳出晓风。
鸟来伤贾傅,马立葬滕公。
松柏青山上,城池白日中。
一朝今古隔,唯有月明同。
祸集钩方失,灾生剑忽飞。
无由就日拜,空忆自天归。
门吏看还葬,宫官识赐衣。
东堂哀赠毕,从此故臣稀。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张左丞的悼念之情,描绘了哀伤的景象和对逝者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的交织,展现了时光流转的无情和人事变迁的哀叹。

赏析:
该诗词以素旆低垂、寒水潺潺的景象开篇,给人以寂寥凄凉的感觉。清晨的风中响起悲壮的笳声,象征着战争的惨痛和生命的短暂。接着描述了鸟儿飞来伤害了贾傅,马儿站立在滕公的墓前,暗示着逝者的不幸和悲痛。诗中松柏青山、城池白日的描绘,突出了逝者的高尚品质和功绩。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认为唯有月明仍然存在,而其他一切都已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诗的后半部分谈及祸患不断,钩绳失守,剑忽然飞舞,暗示了世间的动荡和无常。虽然无法亲自向逝者拜祭,但仍然怀念着他们,希望他们能在天堂得到安宁。诗的结尾描述了门吏目送逝者入葬,宫官识别并赐予逝者衣物,东堂的哀悼仪式结束后,故臣渐渐凋零,暗示了时光的推移和人事的更替。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悼念逝者为主题,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充满变数的世事。

张左丞挽歌二首读音参考

zhāng zuǒ chéng wǎn gē èr shǒu
张左丞挽歌二首

sù pèi dī hán shuǐ, qīng jiā chū xiǎo fēng.
素旆低寒水,清笳出晓风。
niǎo lái shāng jiǎ fù, mǎ lì zàng téng gōng.
鸟来伤贾傅,马立葬滕公。
sōng bǎi qīng shān shàng, chéng chí bái rì zhōng.
松柏青山上,城池白日中。
yī zhāo jīn gǔ gé, wéi yǒu yuè míng tóng.
一朝今古隔,唯有月明同。
huò jí gōu fāng shī, zāi shēng jiàn hū fēi.
祸集钩方失,灾生剑忽飞。
wú yóu jiù rì bài, kōng yì zì tiān guī.
无由就日拜,空忆自天归。
mén lì kàn hái zàng, gōng guān shí cì yī.
门吏看还葬,宫官识赐衣。
dōng táng āi zèng bì, cóng cǐ gù chén xī.
东堂哀赠毕,从此故臣稀。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诗文推荐

日长原野静,杖策步幽巘。雉雊麦苗阴,蝶飞溪草晚。我生好闲放,此去殊未返。自是君不来,非关故山远。

襄阳堤路长,草碧杨柳黄。谁家女儿临夜妆,红罗帐里有灯光。雀钗翠羽动明珰,欲出不出脂粉香。同居女伴正衣裳,中庭寒月白如霜。贾生十八称才子,空得门前一断肠...

东城攀柳叶,柳叶低著草。少壮莫轻年,轻年有人老。柳发遍川岗,登高堪断肠。雨烟轻漠漠,何树近君乡。赠君折杨柳,颜色岂能久。上客莫沾巾,佳人正回首。新柳送...

雁塞日初晴,胡关雪复平。危竿缘广漠,古窦傍长城。拔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回轮照海远,分彩上楼长。水冻频移幕,兵疲数望乡。只应城影外,万里共如霜。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猿声寒过水,树色暮连空。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天晴见海樯,月落闻津鼓。人老自...

南楼西下时,月里闻来棹。桂水舳舻回,荆州津济闹。移帷望星汉,引带思容貌。今夜一江人,惟应妾身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