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涧底松-念寒俊也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中文译文:
涧底的松树
松树高大,达百尺高,十围宽,
生长在涧底,又寒又低。
涧深山险,人迹罕至,几无路,
老死之时也无人去伐之。
天子明堂需要梁木,
却不知道这里有好材料。
谁能领会苍苍的造物之意,
只是与之材料不合地势。
金张世禄原本贫穷,
牛衣寒贱,而貂蝉富贵。
貂蝉和牛衣,地位虽然不同。
高者未必贤,低者未必愚。
你可曾看见沉沉海底的珊瑚,
明明历经风雨却生长在天上的白榆树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松树为题材,通过对松树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观的反思。
第一联描述了一棵巨大的松树生长在寒冷低洼的涧底,显示出松树在困境中奋发向上的形象。
第二联描绘了涧深山险,人迹罕至的情景,表达了松树几乎无人懂得其价值和重要性。
第三、四两联通过对材料与环境的不匹配,以及对贫贱和富贵的对比,暗示了社会中才德与地位并不一定相关的道理。
最后一联以珊瑚和白榆树为象征,表达了对世间智者和愚者的思考。珊瑚生长在海底,白榆树则生长在天上,显示了聪明和愚笨不一定取决于地位。
整首诗以松树为蓝本,通过对树木的比喻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通过对高低贵贱的对比和批判,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和质疑。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应该超越地位和物质的追求,追寻内心的智慧和真理。
jiàn dǐ sōng niàn hán jùn yě
涧底松-念寒俊也
yǒu sōng bǎi chǐ dà shí wéi, shēng zài jiàn dǐ hán qiě bēi.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jiàn shēn shān xiǎn rén lù jué,
涧深山险人路绝,
lǎo sǐ bù féng gōng dù zhī.
老死不逢工度之。
tiān zǐ míng táng qiàn liáng mù, cǐ qiú bǐ yǒu liǎng bù zhī.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shuí yù cāng cāng zào wù yì, dàn yǔ zhī cái bù yǔ dì.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jīn zhāng shì lù yuán xiàn pín,
金张世禄原宪贫,
niú yī hán jiàn diāo chán guì.
牛衣寒贱貂蝉贵。
diāo chán yǔ niú yī, gāo xià suī yǒu shū.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gāo zhě wèi bì xián,
高者未必贤,
xià zhě wèi bì yú.
下者未必愚。
jūn bú jiàn chén chén hǎi dǐ shēng shān hú, lì lì tiān shàng zhǒng bái yú.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