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应第一百一十》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追随三十载,艰难愧深情。
何处埋尔骨,呼号傍孤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的思考。诗中的"金应"指的是金国,而"第一百一十"则是指金国的第一百一十次入侵。作者文天祥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三十年来追随国家的艰辛和对国家的深情厚意。他思考着自己的归宿,不知道自己的骨骸将会埋葬在何处,但他的呼号却在孤独的城池旁回荡。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位爱国志士的忠诚和坚定。他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自己三十年来为国家付出的艰辛和深情。诗中的"何处埋尔骨"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来的归宿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将会永存。"呼号傍孤城"则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坚定,他的呼号在孤独的城池旁回荡,象征着他对国家的坚守和呼唤。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的思考。它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位爱国志士的坚定和不屈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深情厚意。这首诗词在宋代被广泛传诵,至今仍被人们所赞颂。
jīn yīng dì yī bǎi yī shí
金应第一百一十
zhuī suí sān shí zài, jiān nán kuì shēn qíng.
追随三十载,艰难愧深情。
hé chǔ mái ěr gǔ, hū háo bàng gū chéng.
何处埋尔骨,呼号傍孤城。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