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朗读

溪芦得种庭轩下,翠色虽新野色销。
要待九秋风雨后,冷梢危叶作萧萧。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翠色萧萧
相关诗文:

芦译文及注释

《芦》是宋代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溪边的芦苇种在庭院的凉亭下,
翠绿的颜色虽然新鲜,但野性已经消逝。
只有等到九月的秋风和雨水过后,
冷寒的枝梢上才会响起萧萧的声音。

诗意:
这首诗以芦苇为主题,通过描绘芦苇的生长和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诗人通过对芦苇的描写,抒发了对自然界变化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芦苇的生长过程和变化。首句写出芦苇种在庭院的凉亭下,展示了芦苇的生长环境。第二句通过对芦苇颜色的描绘,表达了芦苇的新鲜和野性已经消逝的意象。第三句以“九秋风雨”为时间节点,暗示了芦苇的生长周期。最后一句以“冷梢危叶作萧萧”来形容芦苇在秋风中发出的声音,给人以凄凉和寂寥的感觉。

整首诗以芦苇为象征,通过描绘芦苇的生长和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芦苇的观察,抒发了对自然界变化的感慨,以及对生命脆弱和无常的思考。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芦读音参考


xī lú dé zhǒng tíng xuān xià, cuì sè suī xīn yě sè xiāo.
溪芦得种庭轩下,翠色虽新野色销。
yào dài jiǔ qiū fēng yǔ hòu, lěng shāo wēi yè zuò xiāo xiāo.
要待九秋风雨后,冷梢危叶作萧萧。

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宋祁诗文推荐

钜平名世贤,媢者强相轧。毁语填君聪,亡吴计中夺。人生不如意,在十常九八。兹事可奈何,惆怅千载末。

我来春已晏,道樾半清阴。崖暗石蹲虎,林明花散金。

不学诗书君勿嗤,人间情伪古难知。第看陵麦青青句,尽是当年发冢词。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紫房丹萼旋辞春,素瑟悲多不忍闻。暮雨便从巫峡散,馀香犹上魏台分。魂销南浦波空绿,望绝长门日易曛。翠被已空桃檝远,自今搔首更离群。

前溪夜雨锦张红,坠萼残英绕暗丛。已与吹开复吹谢,无情毕竟是春风。

河东有贤守,帝念不能已。欲置之大夫,徵轺疾于水。留邸月馀罢,君恩讵可恃。召以一人誉,去由一人毁。

残暑辞遥夕,初凉澹萧辰。燕索西飞伴,雁作南来宾。霁峦静矗矗,远水清鳞鳞。由来摇落恨,先付长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