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忆家

秋日忆家朗读

汩汩流光长远客,年年秋至是离家。
孤城入夜寒更迥,霜月满天归梦赊。
摵摵老桐风后叶,娟娟疏菊雨残花。
茅檐布被犹无力,长走尘埃真可嗟。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秋日忆家译文及注释

《秋日忆家》是宋代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作者秋日思念家乡的情感和对离家的痛苦之感。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日忆家

汩汩流光长远客,
年年秋至是离家。
孤城入夜寒更迥,
霜月满天归梦赊。
摵摵老桐风后叶,
娟娟疏菊雨残花。
茅檐布被犹无力,
长走尘埃真可嗟。

译文:
流光汩汩,长久的旅客,
每年秋至都是离家之时。
孤城入夜,寒意更加深,
满天霜月,归梦如赊。
叶落时老桐树摇曳,
雨过时疏菊花凋零。
茅檐下的布被已经无力,
长久行走,真令人叹息。

诗意:
这首诗词以秋日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家的思念之情。诗人身处异乡,每逢秋天便更加思念故乡,离家的痛苦之情更加深刻。诗中描绘了孤城入夜的寒冷和霜月的明亮,以及离家后的梦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渴望和思念之情。另外,诗中通过描写老桐树的叶落和疏菊花的凋零,以及茅檐下的布被无力的形象,突显了诗人长久的离家之苦和无奈之感。

赏析:
《秋日忆家》通过对季节景观和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离家的辛酸之情。诗人通过对孤城、霜月、老桐树和疏菊花等意象的运用,巧妙地传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整首诗词以孤寂的景象为背景,以离别的痛苦为主题,将作者对离家之苦的切身体验融入其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诗人成功地表达了离乡背井之人的心情,给读者带来思乡之情的共鸣。

该诗词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境遇,展现了离乡之苦和思乡之情,使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伤和无奈。整首诗词充满了离别的哀婉和对家乡的眷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秋日忆家读音参考

qiū rì yì jiā
秋日忆家

gǔ gǔ liú guāng cháng yuǎn kè, nián nián qiū zhì shì lí jiā.
汩汩流光长远客,年年秋至是离家。
gū chéng rù yè hán gèng jiǒng, shuāng yuè mǎn tiān guī mèng shē.
孤城入夜寒更迥,霜月满天归梦赊。
shè shè lǎo tóng fēng hòu yè, juān juān shū jú yǔ cán huā.
摵摵老桐风后叶,娟娟疏菊雨残花。
máo yán bù bèi yóu wú lì, zhǎng zǒu chén āi zhēn kě jiē.
茅檐布被犹无力,长走尘埃真可嗟。

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张耒诗文推荐

高台面南山,独立望空阔。东风悠然来,吹我鬓中发。独游动远思,览物念所悦。伊人在千里,山水不可越。玉音坐契阔,容华有消歇。悲哉音莫致,杂佩空自结。群飞云...

漫漫东风来,吹此庭前樱。累累缀葩萼,华采日鲜明。朝阳助辉烁,好鸟亦和鸣。起行不自得,节物伤我情。皇天分四时,寒暑无暂停。悠然一气耳,不与人事争。方春感...

致酒傍修竹,竹风吹我衣。临觞曷不乐,感此盛与衰。昔我池边柳,北风无完枝。春芽忽可撷,弱弱不自持。荣枯两相召,念此能几时。要终必复始,惜我芳华姿。自古无...

北风万木正苍苍,独占新春第一芳。调鼎自期终有实,论花天下更无香。月娥服御无非素,玉女精神不尚妆。洛岸苦寒相见晚,晓来魂梦到江乡。

长啸视天壤,手抚白玉琴。一抚再三叹,谁哉知我音。翩翩媚俗子,一仰复一沉。灵凤翔九霄,不顾蒿下禽。择食无果腹,贪藏有良金。岂无得与失,两各行其心。穷通亦...

南山如佳人,秀色慰我思。微风从东来,清洛摇春漪。驱马出门去,悠悠踏长堤。暖日丽花草,微云渡南溪。高丘者谁子,断裂岗前碑。当年岂不伟,泯泯今谁知。老翁驱...

今晨起何早,盥漱坐南轩。啄木响高柳,春渠鸣乱泉。悠然此时心,默默谁与言。焚香阅素书,濯手开灵篇。神爽道自合,体和真亦全。萧萧毛发轻,浩气驱昏烦。呼童策...

春郊草木明,秀色如可揽。雨余尘埃少,信马不知远。黄乱高柳轻,绿铺新麦短。南山逼人来,涨洛清漫漫。人家寒食近,桃李暖将绽。年丰妇子乐,日出牛羊散。携酒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