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晚泊

风雨晚泊朗读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
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
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风雨晚泊译文及注释

《风雨晚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苦竹林旁边的芦苇丛中,
停下船只眺望,思绪无穷。
青苔从地上扑起,连绵春雨,
白浪掀起天空,整日风吹。
忽然百年行程已过去一半,
茫茫万事皆成空。
此生的漂泊何时才能定下,
像天地间的一缕鸿毛。

诗意:
《风雨晚泊》通过描绘一幅晚上停泊在湖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思考人生的哲理和意义。诗人站在苦竹林旁边的芦苇丛中,停下船只,凝视着眼前的风雨景象,思绪无穷。他观察着青苔从地上扑起,连绵的春雨,以及白浪掀起的天空和吹拂整日的风。这些景象使他感叹时间的流逝,百年的行程已经过去了一半,而茫茫的万事也成了空。他思考着人生的漂泊,不知何时才能找到安身之所,就像天地间漂浮的一缕鸿毛。

赏析:
《风雨晚泊》以自然景物和抒情的笔触,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和时光流逝的思考。苦竹林和芦苇丛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与夜晚的风雨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的青苔、春雨、白浪和风,通过形象的描绘,传递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启发了对人生的深思,感叹百年的行程已经过去了一半,而茫茫的万事也成了空。最后的一缕鸿毛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命的追求,诗人希望能够找到人生的归宿。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抒发内心的感叹,表达了对人生和时间的思考。它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勾勒出人生的无常和短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追求自由、安定和内心寄托的渴望。《风雨晚泊》展现了白居易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是唐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风雨晚泊读音参考

fēng yǔ wǎn pō
风雨晚泊

kǔ zhú lín biān lú wěi cóng, tíng zhōu yī wàng sī wú qióng.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
qīng tái pū dì lián chūn yǔ,
青苔扑地连春雨,
bái làng xiān tiān jǐn rì fēng.
白浪掀天尽日风。
hū hū bǎi nián xíng yù bàn, máng máng wàn shì zuò chéng kōng.
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
cǐ shēng piāo dàng hé shí dìng, yī lǚ hóng máo tiān dì zhōng.
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诗文推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东海一时平。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能不忆江南。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西还有几家。却到帝都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