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石枕

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石枕朗读

沈埋寒泉骨,成器世乃重。
贤於曲肱乐,辗转不倾动。
六月尘埃闲。
头为涔涔痛。
一卧洗烦劳,华胥直通梦。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石枕译文及注释

《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石枕》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沉埋寒泉骨,成器世乃重。
贤于曲肱乐,辗转不倾动。
六月尘埃闲,头为涔涔痛。
一卧洗烦劳,华胥直通梦。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炎热的夏季,躺在石枕上的情景。作者将自己比作沉埋在寒泉之中的骨头,表示他的才华应该得到世人的重视。他自称比曲肱乐更加贤明,意指他的才华超越了古代传世的杰出人物。然而,尽管他的才华卓越,他在这个世界上却无法摆脱辗转的命运,无法摆脱众多的尘埃和琐事的困扰。他感到头痛欲裂,犹如岩浆在脑海中涌动。他通过躺在石枕上,放松身心,希望摆脱烦劳和困扰,进入华胥仙境,直接与神仙交流。

赏析:
黄庭坚的这首诗词以独特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对世俗的厌倦。他通过将自己比作寒泉中的骨头,表达了自己才华的珍贵和应该得到重视的观点。他将自己与古代贤者相提并论,表明自己的才华超越了常人。然而,尽管他的才华卓越,他仍然无法摆脱尘世的纷扰。他的头痛象征着他内心的痛苦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通过躺在石枕上,他试图摆脱烦劳和困扰,进入华胥仙境,与神仙交流。这种对仙境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和对纯净、安宁的渴望。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他对才华的自豪和对尘世的烦恼。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情感的复杂性和内心的痛苦。这首诗词既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又折射出了诗人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价值观念。

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石枕读音参考

hé lǐ wén bó shǔ shí wǔ shǒu zhī shí zhěn
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石枕

shěn mái hán quán gǔ, chéng qì shì nǎi zhòng.
沈埋寒泉骨,成器世乃重。
xián yú qū gōng lè, zhǎn zhuǎn bù qīng dòng.
贤於曲肱乐,辗转不倾动。
liù yuè chén āi xián.
六月尘埃闲。
tóu wèi cén cén tòng.
头为涔涔痛。
yī wò xǐ fán láo, huá xū zhí tōng mèng.
一卧洗烦劳,华胥直通梦。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黄庭坚诗文推荐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汤泛冰瓷一坐春。长松林下得灵根。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灯焰焰,酒醺醺。壑源曾未醒酲魂。与君更把长生碗,聊为清歌驻白云。

佛子身归乐国遥,至人神会碧天寥。劫灰沈尽还生妄,但向平沙看海潮。

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争名争利休休莫。雪月风花,不醉怎生得。邯郸一枕谁忧乐。新诗新事因闲适。东山小妓携丝竹。家里乐天,村里谢安石。

岘南羁旅井,灞上猎归亭。日绕分鱼市,风回落雁汀。笔由诗客把,笛为故人听。但恐苏耽鹤,归时或姓丁。

道常无一物,学要反三隅。喜与嗔同本,嗔时喜自俱。心随物作宰,人谓我非夫。利用兼精义,还成到岸桴。

杨君清渭水,自流浊泾中。今年贫到骨,豪气似元龙。男儿生世间,笔端吐白虹。何事与秋萤,争光蒲苇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