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伯常见寄

再和伯常见寄朗读

诛茅宋玉宽边人,知醉宜城几瓮春。
细雨短蓑鱼向市,孤村极浦鼓迎神。
遍游七泽身忘倦,更赋千篇意转新。
不必沧浪羡清泚,曏来缨上已无尘。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细雨蓑鱼忘倦无尘
相关诗文:

再和伯常见寄译文及注释

《再和伯常见寄》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再次与伯常见面寄语
茅屋中的宋玉宽边人,
知道醉酒宜城几坛春。
细雨中,短蓑衣的渔民去市集,
孤村的极浦敲鼓迎接神明。
四处游历七泽,身心忘却疲倦,
再次创作千篇,意境转而崭新。
无需羡慕沧浪的清泚之水,
因为我的头巾上已经没有尘埃。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伯常再次相见时的情景和感慨。作者自称为茅屋中的宋玉宽边人,表达了自己平凡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他知道醉酒的乐趣,但也明白宜城的春酒只有几坛,暗示了人生短暂的美好时光。细雨中,渔民穿着短蓑衣去市集,孤村的极浦敲鼓迎接神明,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喜悦和神秘感。作者游历七泽,身心忘却疲倦,再次创作千篇,意境转而崭新,表达了他对创作的热情和追求新意的态度。最后,作者表示无需羡慕沧浪的清泚之水,因为他的头巾上已经没有尘埃,暗示他已经超越了尘世的琐碎和纷扰。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生活和心境。通过对平凡生活中的细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创作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渔民的短蓑衣和孤村的极浦与作者的游历和创作相对照,突出了作者的独特性和追求新意的态度。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超越和对清净境界的向往,展示了他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再和伯常见寄读音参考

zài hé bó cháng jiàn jì
再和伯常见寄

zhū máo sòng yù kuān biān rén, zhī zuì yí chéng jǐ wèng chūn.
诛茅宋玉宽边人,知醉宜城几瓮春。
xì yǔ duǎn suō yú xiàng shì, gū cūn jí pǔ gǔ yíng shén.
细雨短蓑鱼向市,孤村极浦鼓迎神。
biàn yóu qī zé shēn wàng juàn, gèng fù qiān piān yì zhuǎn xīn.
遍游七泽身忘倦,更赋千篇意转新。
bù bì cāng láng xiàn qīng cǐ, xiǎng lái yīng shàng yǐ wú chén.
不必沧浪羡清泚,曏来缨上已无尘。

司马光诗文推荐

新丰道上灞陵头,又送夫君去远游。借问柳枝有寄否,古今共有几多愁。

烟满上林春未归,三三两两雪花飞。柳条别得东皇意,映堤拂水已依依。

多愁万是别离深,折条相赠各沾襟。留住不住居人意,欲去未去行人心。

属车隐隐还如雷,陈后愁眉久不开。杨花都不知人意,故人长门宫里来。

宣阳门前三月初,家家杨柳绿藏鸟。欢似白花飘荡去,忍能弃掷博山炉。

白雪虽然比絮花,艳阳不得共繁华。为群故人鸟衣巷,飞舞风流谢传家。

於陵薄三公,桔槔亲灌园。伯成轻南面,执耒耕丘樊。渊明耻为令,乞食倚人门。贤人乐遂志,荣辱安足言。鄙载夸毗子,结驷乘朱轩。

京洛红尘里,闭门常独居。虽无守道愧,终与趣时疏。文举徒飞表,曹丘懒挟书。谁怜从宦久,不及策名初。待兔谋其拙,屠龙艺亦虚。何当治归计,松菊绕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