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西望

途中西望朗读

行行何处散离愁,长路无因暂上楼。
唯到高原即西望,马知人意亦回头。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西

途中西望译文及注释

《途中西望》是唐代诗人雍陶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一位行人在路途中心情烦恼,却在登上高原后,望见西方的景色,带来一丝慰藉。

该诗以辗转于途中的行者为主题,行者在行进的路上感到愁苦,但是一直没有停下来休息。诗中的“何处散离愁”,表达了行者内心的烦闷与忧伤,“长路无因暂上楼”则形象地描述了行者无法停下来的苦闷。然而,当行者终于到达高原时,他望见了西方的景色,这一景象给予了他一些慰藉和感动。诗中写道,“唯到高原即西望”,表达了行者到达高处,才能看见这美丽的景色。而“马知人意亦回头”则表示,马匹也感受到了行者的思绪和情感,一同回头看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行者途中的不安和烦恼,以及到达高地后的慰藉和感动,传达了生活中的起伏和人生的苦与乐。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人在艰难时刻应保持希望和坚持,才能找到温暖和慰藉的含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从行者的心理描写到自然景色的展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它的诗意。在行者的辗转和烦闷中,读者可以感受到挫折与坚持的冲突,以及登上高原后的突破与希望。这首诗给人以启示,要在人生的途中坚持不懈,也要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和慰藉。

途中西望读音参考

tú zhōng xī wàng
途中西望

xíng xíng hé chǔ sàn lí chóu, cháng lù wú yīn zàn shàng lóu.
行行何处散离愁,长路无因暂上楼。
wéi dào gāo yuán jí xī wàng, mǎ zhī rén yì yì huí tóu.
唯到高原即西望,马知人意亦回头。

雍陶诗文推荐

风波不动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应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朗月何高高,楼中帘影寒。一妇独含叹,四坐谁成欢。时节屡已移,游旅杳不还。沧溟倘未涸,妾泪终不干。君若无定云,妾若不动山。云行出山易,山逐云去难。愿为边...

岁尽贫生事事须,就中深恨酒钱无。故人充寿能分送,远客消愁免自沽。一夜四乘倾凿落,五更三点把屠苏。已供时节深珍重,况许今朝更挈壶。

水木夕阴冷,池塘秋意多。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愁燕窥灯语,情人见月过。砧声听已别,虫响复相和。闭门无事后,此地即山中。但觉鸟声异,不知人境同。晚花开...

南行春已满,路半水茫然。楚望花当渡,湘阴橘满川。山横湖色上,帆出鸟行前。此任无辞远,亲人贵用还。

高城新筑压长川,虎踞龙盘气色全。五里似云根不动,一重如月晕长圆。河流暗与沟池合,山色遥将睥睨连。自有此来当汴口,武牢何用锁风烟。

乱峰碎石金牛路,过客应骑铁马行。白日欲斜催后乘,青云何处问前程。飞蝇一一皆先去,度鸟双双亦远鸣。蹇步不唯伤旅思,此中兼见宦途情。

忽闻身谢满朝惊,俄感鄱阳罢市情。遗爱永存今似古,高名不朽死如生。神仙难见青骡事,谏议空留白马名。授馆曾为门下客,几回垂泪过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