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红袖凭阑

点绛唇·红袖凭阑朗读

红袖凭阑,画图曾见崔徽半。
吹箫谁伴。
白地肝肠断。
未了尘缘,可道欢缘短。
云山乱。
武陵溪岸。
几误莺声唤。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点绛唇
相关诗文:

点绛唇·红袖凭阑译文及注释

《点绛唇·红袖凭阑》是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红袖凭阑,画图曾见崔徽半。
红袖垂在栏杆上,曾经看到过崔徽的半幅画像。
吹箫谁伴。白地肝肠断。
吹箫的人是谁作伴呢?我的内心痛苦得像白色的肝肠一样断裂。
未了尘缘,可道欢缘短。云山乱。武陵溪岸。几误莺声唤。
尘世的缘分还未结束,可是欢乐的缘分却是如此短暂。云山混乱,武陵溪岸上几次错过了莺鸟的召唤。

这首诗词以红袖凭阑为开头,描绘了一个女子倚在栏杆上的情景。作者提到曾经见过崔徽的半幅画像,暗示了女子的美丽和高贵。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失落,他不知道吹箫的人是谁,感到孤独和心碎。诗人还表达了对欢乐缘分短暂的感慨,尘世的纷扰使得欢乐很难持久。最后,诗人描述了云山的混乱和错过莺鸟的召唤,暗示了他在人生中的迷茫和遗憾。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于欢乐和缘分的短暂性的思考。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意象运用也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感和意境。整首诗词以红袖凭阑为中心,通过描绘女子的形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点绛唇·红袖凭阑读音参考

diǎn jiàng chún
点绛唇

hóng xiù píng lán, huà tú céng jiàn cuī huī bàn.
红袖凭阑,画图曾见崔徽半。
chuī xiāo shuí bàn.
吹箫谁伴。
bái dì gān cháng duàn.
白地肝肠断。
wèi liǎo chén yuán, kě dào huān yuán duǎn.
未了尘缘,可道欢缘短。
yún shān luàn.
云山乱。
wǔ líng xī àn.
武陵溪岸。
jǐ wù yīng shēng huàn.
几误莺声唤。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诗文推荐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仍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忆元龙、旧家湖海,不应年鬓衰槁。翩翩竹马儿童喜,惊儿汉江归报。归计早。黄金印、征西已付诸郎了。红云仙岛。渺千里移春,浓薰细染,春意已倾倒。西溪上,玉镜...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纵横正有凌云志,俯仰随人亦可怜。

青钱白璧,自买愁肠绕。更恨欢狂负年少。记阳关图上,尊酒流连,儿女泪,输与闲人坐钓。茂陵多病後,懒尽琴心,无复求凰与同调。似清风古殿,风动幡摇晴书永,惟...

四山秋气爽。正云淡、银河露零仙掌。轻烟瑞屏嶂。有文星一点,□从天上。襟怀倜傥。笑谈间、光焰万丈。向玉皇,案底秋毫□纸,屡承天奖。何况云龙风虎,万乘故人...

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桃花记得题诗客,斜倚春风笑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