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端明知河中府

送李端明知河中府朗读

才业人终服,聪明帝所闻。
来希段干木,去识大冯君。
金络鸣津口,朱旗颭雁群。
山河虞旧国,箫鼓汉横汾。
古堞临秋月,高楼等白云。
应同羊叔子,缓带隔嚣氛。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送李端明知河中府译文及注释

诗词:《送李端明知河中府》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才业人终服,聪明帝所闻。
来希段干木,去识大冯君。
金络鸣津口,朱旗颭雁群。
山河虞旧国,箫鼓汉横汾。
古堞临秋月,高楼等白云。
应同羊叔子,缓带隔嚣氛。

中文译文:
聪明才华的人最终会得到赏识,皇帝也会听闻其名。
李端明来到河中府,受到段干木的欢迎;离开时,他认识了大冯君。
金色缰绳响于津口,红色旗帜招摇在雁群中飘扬。
回望故国的山河,箫鼓之声穿越了汉横汾河。
古老的城堡在秋月下屹立,高楼宛如等待着白云的到来。
李端明应该与羊叔子一同前行,缓缓走过喧嚣的尘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梅尧臣写给李端明的送别之作。李端明是一个聪明有才华的人,他的才能最终得到皇帝的赏识,这是作者表达对李端明前程的祝愿和赞美。

诗中提到李端明来到了河中府,并得到了段干木的欢迎,这表明李端明在新的环境中受到了重视和接纳。而当他离开时,他又结识了大冯君,这显示出李端明在人际关系上的广泛交往。

诗中的金色缰绳和红色旗帜象征着李端明的崭新身份和地位,他的离去引起了津口的震动,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和注目。山河虞旧国的描绘,以及箫鼓汉横汾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李端明离开故国的留恋之情,同时也展示出他在外地的行程将充满荣耀和辉煌。

诗中的古堞临秋月和高楼等白云,描绘了离别时的壮丽景象,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最后一句提到李端明应该与羊叔子一同前行,缓带隔嚣氛。这里的羊叔子指的是古代传说中聪明而有智慧的人物,意味着李端明应该与智者为伍,慢慢穿越喧嚣的尘世,追求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李端明的赞赏和祝愿,同时通过描绘景色和引用典故,给人以壮丽和庄重的感觉,展示了宋代士人对人才的推崇和追求高尚境界的理念。

送李端明知河中府读音参考

sòng lǐ duān míng zhī hé zhōng fǔ
送李端明知河中府

cái yè rén zhōng fú, cōng míng dì suǒ wén.
才业人终服,聪明帝所闻。
lái xī duàn gàn mù, qù shí dà féng jūn.
来希段干木,去识大冯君。
jīn luò míng jīn kǒu, zhū qí zhǎn yàn qún.
金络鸣津口,朱旗颭雁群。
shān hé yú jiù guó, xiāo gǔ hàn héng fén.
山河虞旧国,箫鼓汉横汾。
gǔ dié lín qiū yuè, gāo lóu děng bái yún.
古堞临秋月,高楼等白云。
yīng tóng yáng shū zǐ, huǎn dài gé xiāo fēn.
应同羊叔子,缓带隔嚣氛。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诗文推荐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东方有野父,禳田一豚蹄。复操一盂酒,祝谷满吾栖。百金请救兵,所欲奢所齎。彼何滑稽生,仰天独笑齐。

朔云生晚雨,腊霰集狂风。不数花多出,安知天更工。漫阶夜已积,万物晓初蒙。谁忆新丰酒,乘驴灞水东。

主人有十客,共食一鼎珍。一客不得食,覆鼎伤众宾。虽云九客沮,未足一客嗔。古有弑君者,羊羹为不均。莫以天下士,而比首阳人。

苦楝树,青鹁鸪。啄盐土,鸣呜呜。老鸦衔茶子,争噪落岭隅。不觉茶满山,渔利入江湖。盐由鹁鸪起,茶由老鸦趋。诱以触禁网,二鸟谁与诛。东家月吐明,西家犬争吠...

似畏群芳妒,先春发故林。曾无莺蝶恋,空被雪霜侵。不道东风远,应悲上苑深。南枝已零落,羌笛寄余音。

西方有鸟鼠,生死同穴居。物理固不测,孰言飞走殊。雄雌岂相匹,饮啄岂相须。一为枝上鸣,一为莽下趋。苟合而异向,世道当何如。

江南腊月前溪上,照水野梅多少株。艳薄自将同鹄羽,粉寒曾不逐蜂须。桃根有妹犹含冻,杏树为邻尚带枯。楚客且休吹玉笛,清香飘尽更应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