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建茗二首

尝建茗二首朗读

茅宇已初夏,茶瓯方早春。
真成汤沃雪,无复渴生尘。
有客嘲三韭,其谁送八珍。
不如藏去好,孤负一年新。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八珍不如孤负
相关诗文:

尝建茗二首译文及注释

《尝建茗二首》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品茗的情景,并表达了作者对清新自然的向往和对浮华物质的拒绝。

中文译文:
茅宇已初夏,茶瓯方早春。
真成汤沃雪,无复渴生尘。
有客嘲三韭,其谁送八珍。
不如藏去好,孤负一年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茅宇和茶瓯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清幽宜人的初夏景象。诗人通过品茗的场景,表达了对纯净自然的向往和对繁华世俗的拒绝。

首句“茅宇已初夏,茶瓯方早春”,描绘了茅屋已经进入初夏,而沏茶的茶具还停留在早春的时节,给人一种静谧和宁静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真成汤沃雪,无复渴生尘”,通过对茶水的描绘,表达了茶汤清澈如水,没有一丝尘埃。这里的“汤”指的是茶汤,而“沃雪”则形容茶汤的清澈洁净,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第四句“有客嘲三韭,其谁送八珍”,诗人表达了对虚荣和浮华的厌弃。这里的“三韭”指的是低贱的蔬菜,而“八珍”则代表珍贵的美味食物。有些客人嘲笑作者只提供了普通的蔬菜,而没有奢华的美食,然而作者认为这种简朴的茶点更加珍贵,因为它代表了清新自然的味道。

最后两句“不如藏去好,孤负一年新”,诗人表示更好地把这些简朴的茶点珍藏起来,以免辜负了这美好的一年。这里的“孤负一年新”表达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整首诗以茶和茅屋为背景,以简朴和自然为主题,表达了作者推崇自然、热爱简单生活的情感。诗人通过品茗的场景,反思了社会浮华和虚荣的现象,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追求真实的态度。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清新风范和对于自然和纯粹生活的追求。

尝建茗二首读音参考

cháng jiàn míng èr shǒu
尝建茗二首

máo yǔ yǐ chū xià, chá ōu fāng zǎo chūn.
茅宇已初夏,茶瓯方早春。
zhēn chéng tāng wò xuě, wú fù kě shēng chén.
真成汤沃雪,无复渴生尘。
yǒu kè cháo sān jiǔ, qí shuí sòng bā zhēn.
有客嘲三韭,其谁送八珍。
bù rú cáng qù hǎo, gū fù yī nián xīn.
不如藏去好,孤负一年新。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几诗文推荐

浑忘生朽质,直拟慕光辉。解烛书帷静,能添列宿稀。当风方自表,带雨忽成微。变灭多无理,荣枯会一归。

散帙有佳趣,俗人那得知。醉乡非为酒,坐隐不关棋。几净幽怀惬,窗明老眼宜。一生无用处,又把教群儿。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从今布袜青鞵梦,不到张公即善权。

携簟入深竹,脱巾挂低枝。无令儿辈觉,更恐俗客知。清风何故来,口咏渊明诗。凉冷似太过,还从径中归。

朝随粥鱼作,夕与栖鸟眠。中间复何事,野饭炊山田。摩腹步修庑,披襟坐南轩。薰炉郁佳气,茶鼎浮轻烟。閒开竹窗帙,静憩蒲团禅。庶几永白日,亦用销残年。

十载东都客,春盘种种春。翠看疏甲小,黄爱韭苗新。流落成吾老,萧疏对此辰。睦邻如有使,传语大梁人。

岁事空馀数行历,年劳绕得几篇诗。犹悭雪片下弥陇,已放梅花开满枝。便是东风来解冻,春盘生菜属群儿。

一堂既虚閒,一室可息偃。松篁度风清,窗户去日远。幽禅过亭午,凉气生薄晚。阃内即妻孥,更深遂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