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六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六朗读

王道无偏党,此语闻诸经。
高贤如大海,亦以众流成。
文饶叹维州,刀锯人所更。
相如后私怨,此语惊秦庭。
小人虑事疏,妄意盐车鸣。
安得如江酒,洗我尘垢情。

下载这首诗
(0)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六译文及注释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六》是晁补之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六

王道无偏党,此语闻诸经。
高贤如大海,亦以众流成。
文饶叹维州,刀锯人所更。
相如后私怨,此语惊秦庭。
小人虑事疏,妄意盐车鸣。
安得如江酒,洗我尘垢情。

译文:

和苏翰林先生饮酒二十首,以同韵追和陶渊明的十六首诗。

王道没有偏向的党派,这一观点可以在经书中得到印证。
伟大的贤者如同浩渺的大海,也是由众多小溪流汇聚而成的。
文人对于维州的叹息,刀锯却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相如之后的私怨,这番言论震惊了秦朝的宫廷。
小人们只关注琐事,妄想着盐车的轰鸣。
我恨不能像江水一样的美酒,来洗涤我沾染的尘垢情感。

诗意和赏析: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六》这首诗词表达了晁补之对于王道(指合乎道德和公正的统治方式)的赞颂和对于小人之见的批判。

诗中提到王道没有偏向的党派,这一观点得到了经书的支持,表明晁补之对于正义和公正的重视。他将伟大的贤者比作浩渺的大海,强调了众多小溪流的聚合力量,暗示了众人的共同努力可以创造伟大的事业。

诗中还描绘了对于维州的叹息,指出刀锯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暗示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对于时代变革的感慨。

晁补之提到了相如,指责他因私人怨恨而扬言动摇秦朝的稳定,表达了对于私心和私利的警示。

最后,晁补之以洗涤尘垢的意象,表达了他对于淡化世俗烦恼、追求内心纯净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像江水一样的美酒,洗去他内心的瑕疵和不洁。

整首诗词传达了晁补之对于道德正义、众人力量的赞美,对于私心私欲的批判,以及对于内心净化、追求精神升华的向往。通过对于社会和个人层面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理想社会和纯净心灵的追求。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六读音参考

yǐn jiǔ èr shí shǒu tóng sū hàn lín xiān shēng cì yùn zhuī hé táo yuān míng shí liù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六

wáng dào wú piān dǎng, cǐ yǔ wén zhū jīng.
王道无偏党,此语闻诸经。
gāo xián rú dà hǎi, yì yǐ zhòng liú chéng.
高贤如大海,亦以众流成。
wén ráo tàn wéi zhōu, dāo jù rén suǒ gèng.
文饶叹维州,刀锯人所更。
xiàng rú hòu sī yuàn, cǐ yǔ jīng qín tíng.
相如后私怨,此语惊秦庭。
xiǎo rén lǜ shì shū, wàng yì yán chē míng.
小人虑事疏,妄意盐车鸣。
ān dé rú jiāng jiǔ, xǐ wǒ chén gòu qíng.
安得如江酒,洗我尘垢情。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诗文推荐

欲上南湖采舫嬉。还思北渚与岚漪。圆荷盖水垂杨暗,鸂鶒鸳鸯总下时。持此意,遣谁知。清波还照鬓间丝。西楼重唱池塘好,应有红妆敛翠眉。

百花含蓓东风里。南园小雨朱扉启。春色一年年。年年花共妍。清谈招隐去。莫认如宾处。华发好风光。林间此味长。

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人皆爱陈子,新雨尚能来。但使门多客,何嫌室自埃。弓旌无远野,城郭有遗才。底日常侯舍,传声四辈催。

丹碧沉沉虎豹闲,松幢引度九重关。人间未觉浑无路,天上还惊更有山。瑶草红泉供挹酌,金风白露送跻攀。良游自叹平生误,便欲归家鬓已斑。

无计河西寻杜家,海棠空咏去年花。烦君为谢郭少尹,欲买缠头迎犊车。

醉卧符离太守亭,别都弦筦记曾称。淮山杨柳春千里,尚有多情忆小胜。

停舟傍河浒,四顾尽荒原。日落狐鸣冢,天寒犬吠村。系帆凌震泽,抢雨入盘门。怅望夫差事,吴山閟楚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