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寒芦港》是苏辙所写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名为寒芦港的园亭景致。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芦深可藏人,
下有扁舟泊。
正似洞庭风,
日莫孤帆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寒芦港为背景,通过描绘芦苇丛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芦深可藏人”描绘了芦苇丛生的景象,芦苇高耸挺拔,茂密而深厚,形成了一个可以隐藏人的地方。这句话隐喻了一种安静和隐蔽的氛围,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第二句“下有扁舟泊”,描绘了一艘小船停泊在芦苇港边。这句话暗示了港口的宁静和船只的停靠,进一步增强了整体的宁静氛围。
第三句“正似洞庭风”,将景象与洞庭湖的风景相比。洞庭湖是中国著名的湖泊之一,以其宽阔和美丽的风景而闻名。这句话通过比喻,将寒芦港的景色与洞庭湖的风景相媲美,强调了其壮丽和优美。
最后一句“日莫孤帆落”,以寓意深远的方式结束了整首诗。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希望和祝愿,意味着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没有航行的船只会迷失或孤单。它也可以被理解为对人生的激励,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不懈,不让自己迷失方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寒芦港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壮丽和鼓舞人心的情感。它展示了苏辙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并蕴含了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鼓励。
hé wén yǔ kě yáng zhōu yuán tíng sān shí yǒng hán lú gǎng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寒芦港
lú shēn kě zàng rén, xià yǒu piān zhōu pō.
芦深可藏人,下有扁舟泊。
zhèng shì dòng tíng fēng, rì mò gū fān luò.
正似洞庭风,日莫孤帆落。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攀条揽柔荑,回首惊脱叶。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晓起钟犹凝,朝回露欲干。逡巡下清跸,委曲问平安。压蔗出寒浆,敲冰簇画堂。人间正礻半暑,天上绝清凉。九夏清斋奉至尊,消除疠疫去无痕。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