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十首》是苏辙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
城郭村墟共水云,
城市和乡村共享水云,
槿篱竹屋映柴门。
槿篱和竹屋映照着柴门。
隐居亦有高人在,
隐居之地也有贤人存在,
岸帻无言倚钓轩。
岸上头戴斗笠的人默默倚在钓亭。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城市与乡村共享着水云的美景,槿篱和竹屋映照着柴门,展现出朴素自然的生活环境。尽管是隐居之地,但这里也有着有才华的人物存在,这位头戴斗笠的人静静地倚在钓亭上,享受着无言的乐趣。
这首诗词表现了苏辙对自然与人文的赞美,展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居者的敬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诗词传达了一种宁静、平和和内心的愉悦。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验到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zài hé shí shǒu
再和十首
chéng guō cūn xū gòng shuǐ yún, jǐn lí zhú wū yìng zhài mén.
城郭村墟共水云,槿篱竹屋映柴门。
yǐn jū yì yǒu gāo rén zài, àn zé wú yán yǐ diào xuān.
隐居亦有高人在,岸帻无言倚钓轩。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攀条揽柔荑,回首惊脱叶。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晓起钟犹凝,朝回露欲干。逡巡下清跸,委曲问平安。压蔗出寒浆,敲冰簇画堂。人间正礻半暑,天上绝清凉。九夏清斋奉至尊,消除疠疫去无痕。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