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书怀四首

春日书怀四首朗读

武昌十万家,落日紫烟低。
亭亭头陀塔,高处白鸟棲。
白鸟忽飞去,春山空四围。
南楼有佳人,再召且再辞。
闭门课文事,撄物深一机。
斯人不可致,白鸟会来归。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怀

春日书怀四首译文及注释

《春日书怀四首》是宋代姜夔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日书怀四首

武昌十万家,
落日紫烟低。
亭亭头陀塔,
高处白鸟栖。
白鸟忽飞去,
春山空四围。
南楼有佳人,
再召且再辞。
闭门课文事,
撄物深一机。
斯人不可致,
白鸟会来归。

译文:
武昌有十万家,
夕阳下紫色的烟雾低垂。
矗立着一座高高的头陀塔,
高处有只白色的鸟儿栖息。
白鸟突然飞走,
春山中空无一人。
南楼有位美丽的女子,
再三召唤她也再三推辞。
我闭门苦读文书之事,
心中藏着深邃的机谋。
这位心仪的人难以得到,
但白鸟会再次归来。

诗意与赏析:
《春日书怀四首》以描绘春日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念之情。

诗的开篇,姜夔以武昌的繁华景象作为铺垫,十万家的烟火和夕阳下的紫色烟雾,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一座高耸的头陀塔,形容塔尖上栖息着一只高处的白鸟。这里白鸟的形象象征着纯洁和自由,增添了诗的意境,也预示着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然而,白鸟突然飞离,春山中只剩下空荡荡的四周。这种寂寥与孤独的描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奈。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投向南楼,描述了楼中的佳人。这位美丽的女子在南楼中,被诗人多次召唤,却多次推辞。这种间接的描写增加了诗的神秘感和情感的曲折性,使读者产生更多的遐想。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境遇,他闭门苦读,用心深思,但心仪的人却难以得到。然而,诗人仍然坚信,白鸟终将会再次归来,这里白鸟的再次出现象征着美好的希望和未来。

《春日书怀四首》以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的追求。诗中表达的思念之情和坚持不懈的信念,给予读者以启迪和鼓舞,使人们对生活保持乐观的态度。

春日书怀四首读音参考

chūn rì shū huái sì shǒu
春日书怀四首

wǔ chāng shí wàn jiā, luò rì zǐ yān dī.
武昌十万家,落日紫烟低。
tíng tíng tóu tuó tǎ, gāo chù bái niǎo qī.
亭亭头陀塔,高处白鸟棲。
bái niǎo hū fēi qù, chūn shān kōng sì wéi.
白鸟忽飞去,春山空四围。
nán lóu yǒu jiā rén, zài zhào qiě zài cí.
南楼有佳人,再召且再辞。
bì mén kè wén shì, yīng wù shēn yī jī.
闭门课文事,撄物深一机。
sī rén bù kě zhì, bái niǎo huì lái guī.
斯人不可致,白鸟会来归。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姜夔诗文推荐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

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

忆昨天街预赏时。柳悭梅小未教知。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帘寂寂,月低低。旧情惟有绛都词。芙蓉影暗三更後,卧听邻娃笑语归。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

曾共君侯历聘来。去年今日踏莓苔。旌扬宅里疏疏磬。挂屩枫前草草杯。呼煮酒,摘青梅。今年官事莫徘徊。移家径入蓝田县,急急船头打鼓催。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