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故司徒侍中赠尚书令韩魏公三首

挽故司徒侍中赠尚书令韩魏公三首朗读

建储嘉祐发先机,盖世功名古亦稀。
一冠鸳行丹地立,两扶龙德九天飞。
偃藩汲黯时云卧,去国周公遂不归。
星坼中台薨讣入,君王泪湿辍朝衣。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挽故司徒侍中赠尚书令韩魏公三首译文及注释

《挽故司徒侍中赠尚书令韩魏公三首》是宋代诗人强至所作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司徒侍中挽歌韩魏公的情景,表达了对逝去的功臣的哀思和缅怀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挽故司徒侍中赠尚书令韩魏公三首

建储嘉祐发先机,
盖世功名古亦稀。
一冠鸳行丹地立,
两扶龙德九天飞。
偃藩汲黯时云卧,
去国周公遂不归。
星坼中台薨讣入,
君王泪湿辍朝衣。

这首诗词通过咏史抒怀的方式,表达了对司徒侍中韩魏公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

在诗词的赏析中,首先,作者以建储嘉祐为引子,表达了韩魏公在年少时就展示出的非凡才华和卓越贡献。并称他的功绩非同凡响,稀世罕见,显示出对韩魏公的赞叹之情。

其次,诗中描绘了韩魏公身着朱红的冠冕,象征着他的高贵地位,伴随着一对凤凰扶持他,象征着他的龙德(指才能和品德)高飞于九天之上。这种形象的描绘既显示了韩魏公的崇高地位,也突显了他的杰出人物的特质。

然后,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韩魏公丧失官位、隐居退休的遗憾之情。作者称韩魏公偃蹇于藩邸之中,汲黯(即司马汲黯,东汉末年的名臣)时云般地消隐,离开了国家,与周公一样不再回归。这里作者用古代名臣汲黯和周公来进行对比,显示了韩魏公的功绩与他们相媲美,也表达了对韩魏公无法继续为国家效力的惋惜之情。

最后,诗中描绘了君王因韩魏公的去世而悲痛,泪水湿透了朝服。这一句以君王的悲伤作为结尾,突出了韩魏公的卓越地位和他的离世对国家的损失。这也体现了作者对韩魏公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词通过对司徒侍中韩魏公的赞美、怀念与哀思之情的表达,展示了韩魏公的卓越才华和功绩,以及他离世对国家的损失。同时,诗词的用词优雅,形象生动,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与感慨。

挽故司徒侍中赠尚书令韩魏公三首读音参考

wǎn gù sī tú shì zhōng zèng shàng shū lìng hán wèi gōng sān shǒu
挽故司徒侍中赠尚书令韩魏公三首

jiàn chǔ jiā yòu fā xiān jī, gài shì gōng míng gǔ yì xī.
建储嘉祐发先机,盖世功名古亦稀。
yī guān yuān xíng dān dì lì, liǎng fú lóng dé jiǔ tiān fēi.
一冠鸳行丹地立,两扶龙德九天飞。
yǎn fān jí àn shí yún wò, qù guó zhōu gōng suì bù guī.
偃藩汲黯时云卧,去国周公遂不归。
xīng chè zhōng tái hōng fù rù, jūn wáng lèi shī chuò cháo yī.
星坼中台薨讣入,君王泪湿辍朝衣。

强至诗文推荐

我行平野览秋空,物象吟怀觉两雄。远水有时明返照,疏林无限战西风。京坻相望农收足,庐井多欢岁计充。亦向此时追乐事,归来倒载效山翁。

墙边几树玉参差,照眼幽花冷自宜。香阵晚交风破蕊,粉花朝湿雪融枝。故人消息从谁寄,造物生成似我迟。且慰蹉跎尽诗兴,江楼闲笛不须吹。

幸藉炎蒸力,因迁腐草踪。清宵能自照,暗室肯相容。雨巷幽光晦,风帘乱点重。临书方汝赖,惟恐有鸣蛬。

群居三益友,再拜十年兄。一别长南北,相逢遂死生。泪流添渭水,心折注江城。闻讣悲尤剧,书成仆未行。

有客秋郊旷望中,更凭佳句发才雄。牛羊饱食眠平野,鵰鹗乘时击迅风。倦目几随残照断,汤肠惟藉浊醪充。登临不用频兴感,忧喜能忘是塞翁。

相逢初北阙,并试复南宫。失意春风里,谋归汴水东。行藏他日异,笑语此生空。不挂青云籍,声名野史中。

朔风吹不尽,颢气入无间。市井人喧息,江湖鸟翼顽。酒边惊晚岁,吟外失群山。温室便高卧,明朝任塞关。

公到层轩雪已残,萧林素节晓相看。山融爱日酥千点,地接顽云缟万端。曾有金樽开兔苑,况无铁甲戍桑乾。清风落纸成佳句,身世浑疑在广寒。